基本在所有的国际服装艺术学院会明确说明,导师如果在Portfolio里面看到关于面料改造设计的部分会很开心。
事实上,面料改造是Fashion Design / Textile Design Portfolio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出视觉效果的环节。
国外的时装设计院校要求申请者在portfolio中表达自己的独特审美观和创造力。
基本上,国外老师会系统讲解面料改造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灵感去做各类的sample小样再进行对比,看不同材质,不同温度下面料肌理的效果,以及不同色彩搭配的视觉效果,再挑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作品集的灵感通过手绘、拼贴、制作面料小样等方式具象化并记录在自己的Sketchbook上。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同学们一定要保持积累、坚持动手创作,要永远围绕自己的主题,选择最适合主题的面料改造方式。
而不是像目前我们大多数学生去哪个地方看见一种面料改造的方式不错,就把它拿过来,生硬的放在自己的设计上。
一件自己的作品,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只有围绕主题,同学们做的所有设计,才会形成一个整体。
而一切强硬的生拉硬拽,不合理嫁接,只会使自己的作品,变得比重失调,畸形造作。
1、面料形态的增型处理:
一般是用单一的或两种以上的材质在现有面料的基础上进行黏合、热压、车缝、补、挂、绣等工艺手段形成的立体的、多层次的设计效果。
如:点缀各种珠子、亮片、贴花、盘绣、绒绣、刺绣、纳缝、金属铆钉、透叠等多种材料的组合。
2、面料形态的减型处理:
按设计构思对现有的面料进行破坏,如:镂空、烧花、烂花、抽丝、剪切、磨砂等,形成错落有致、亦实亦虚的效果。
面料形态的钩编处理:各种各样的纤维和钩编技巧,如以不同质感的线、绳、皮条、带、装饰花边,用钩织或编结等手段,组合成各种极富创意的作品,形成凸凹、交错、连续、对比的视觉效果。
3、面料形态的综合处理:
在进行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时往往采用多种加工手段,如:剪切和叠加、绣花和镂空等同时运用的情况,灵活地运用综合设计的表现方法会使面料的表情更丰富,创造出别有洞天的肌理和视觉效果。
4、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
对一些平面材质进行处理再造,用折叠、编织、抽缩、皱褶、堆积折裥等手法,形成凹与凸的肌理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触摸感觉;把不同的纤维材质通过编、织、钩、结等手段,构成韵律的空间层次,展现变化无穷的立体肌理效果,使平面的材质形成浮雕和立体感。
5、从具象走向抽象:
提取、变形抽象、装饰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灵活运用重复分割、渐变、回转、造叠、重合等多种构成手法,把抽象图形通过有规则或无序的排列组合,运用在面料材质上,演绎出疏松的空间感或规则整齐或零乱交错的节奏韵律感。
6、从单纯走向组合:
多种面料的组合,也是服装面料再造中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思路与形式,把不同质感的材质重合、透叠,也能产生别样的视觉效果,在丰富华丽的材质上,笼罩一层轻柔透明的薄纱,带给人一种朦胧妩媚、别具风格的美感。
7、从手工走向现代:
现代服装面料再造在制作上利用新型科技的手段层出不穷。
在制作表现手法和面料后期整理工艺技术方面,从传统的手工艺印染、刺绣等拓展到使用大机器印染、电脑织机、电脑刺绣、电脑喷印、数码印花等现代科技手段。
8、从有序走向无序:
在服装面料再造过程中,设计师已不仅是被动从事操作,而是将制作的过程转为创造性活动,对面料进行反常程序的改造,吸收和创造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在无序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
9、从单一走向多元:
材质的选用,从原始单一的棉、麻、丝等向多样化新型材质拓展,如仿真化纤、改良纤维、功能性纤维、抗紫外线纤维、大量合成纤维、有机化学纤维、金属、玻璃等人造纤维被广泛使用。
10、从单轨走向多轨:
服装面料再造的改造制作手段,从比较狭窄的编结、织绣、滚边等传统工艺手段,拓展到镶饰、环结、覆盖、重叠、缠绕、色裹、粘贴、绗缝、折叠、堆积、钻孔、压花、饰边、拼接、镂空等多种处理方法和工艺,形成各种效果。
来源:中国纺织网
近期,传统市场夏料成交继续下滑,而纯棉针织面料下单小增,针织经编绒面织物淡市批量下单连日涌现,整体成交涤纶长纤类针织经编绒布营销局部走畅。
近期中国轻纺城市场,针织内衣类纯棉针织面料挂样上市品种局部增加,以纯棉普梳纱32S抱40D氨纶和纯棉普梳纱40S抱70D氨纶染色针织莱卡弹力品种,纯棉半精梳纱32S抱40D氨纶和40S抱70D氨纶针织染色莱卡弹力品种,纯棉精梳纱32S抱40D氨纶和40S抱70D氨纶针织染色莱卡弹力品种,部分布业公司和规模经营门市试销品种增加,局部性试单尚有增加。纯棉纱32S和纯棉纱40S针织染色品种,近期市场局部性上市款式增多,小批量多品种色泽现货各有试销,部分以纯棉半精梳纱32S和纯棉精梳纱32S针织染色四角珠地、针织染色六角珠地,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和工贸一体化专业经营大户已提前备受对口服装生产企业批量下单订购。纯棉纱32S和纯棉纱40S针织色织面料,局部小批量多品种现货开始推出,局部门市接到批量来样订单,部分新上市的针织色织面料多种款式已提前备受扣地对口服装生产厂家下单预订。
近期,传统市场夏料成交继续下滑,涤纶长纤类秋冬家纺饰用、床用类和服装用大圆机针织、经编、纬编类剪毛绒、拉毛绒、磨毛绒等多品种上市新有增加,现货上市量面依然较多,各地服装厂家采购商、外贸公司采购商和二级市场批发商以分散性小批量多批次成交局部增加,针织经编家纺饰用、床用类绒布成交局部走畅,剪毛绒、刷毛绒、密丝绒、不倒绒、珊瑚绒等面料成交小中有大,部分对口印花品种以多品种花型搭配集中放量成交为主,创意花型面料占据市场营销优势。针织经编绒面织物淡市批量下单连日涌现,整体成交涤纶长纤类针织经编绒布营销局部走畅。
近期,在轻纺城传统市场部分专业经营涤纶长纤针织经编绒布的规模型经营户,除已有批量排单在厂方加工的针织印花单面绒、针织染色单面绒和针织染色摇粒绒等业务,新接洽并已在洽谈价格的订单局部仍有增加。以涤纶75DDTY染色拉毛绒,75DDTY×100DPOY染色拉毛绒和150DTY染色拉毛绒等品种部分规模性经营门市批量下单连日涌现。因部分订单多以赊账跑量发货,今年因大单因利薄、资金压得太久、赊账货款难收而不敢接单的部分中小经营户仍相对较多。但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最新研发的创意花型类针织印花类双面绒、单面绒、摇粒绒备受一些信誉较好的采购商所青睐,批量下单局部涌现;针织染色类双面绒、单面绒、摇粒绒、不倒绒、珊瑚绒产品以质优取胜,故一些信誉较好的对口客商下单局部相对较多。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往常圣诞订单带来的“金九”行情并未出现,9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前期降幅收窄的情况下迎来的却是降幅的意外拉大。
“寒冬”前置
海关数据显示,9月单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2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5.4%,跌幅比8月(出口同比下降3.1%)扩大12.3个百分点,比去年9月(出口同比下降5.7%)扩大近10个百分点。1~9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986.54亿美元,同比下降6.02%,降幅较前8个月扩大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近3.6个百分点。
纺织市场的传统旺季不旺,出口市场的阵阵寒意让华瑞信息纺织服装信息经理贺晓思感觉行业冬季已提前到来。
按月度数据细分,今年以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同比增速在3月份均实现了高幅的正增长,此后基本延续了下降走势,只有纺织品出口在8月份再度实现正增长。同时,服装出口自今年5月开始持续下滑,9月份跌幅虽有所加大,但跌势变化不大。
9月份,纺织品出口77.2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较8月(出口102.46亿美元,同比增长5.2%)跌幅扩大2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5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2.6%,比8月(出口176.86亿美元,同比下降7.3%)跌幅扩大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速由8月份的个位数降幅扩大至9月份的两位数降幅,主要是缘于纺织品出口由8月份的正增长转为9月份的大幅下跌。
停限产“发威”
9月的纺织品出口为何会调转风头?尽管涉及具体产品的细分数据尚未公布,但贺晓思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主要是受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后,浙江等地不少纺织印染企业近半个月的限停产影响。
纺织品出口主要以纱线、面料和制成品为主,其中面料占比在五成左右。占据半壁江山的面料出口滑坡无疑将直接影响纺织品的出口走势。
为保证9月初G20杭州峰会的召开,杭州及周边地区实施了近半个月(8月24日~9月6日)的限停产。浙江地区的印染量占全国生产能力的65%左右,而坯布加工为面料多要经过漂白、染色、印花等后处理流程。印染厂停限产期间,浙江多地的布匹服装专业市场也陷入了无货出入的关停状态。
据此,贺晓思判断,导致9月纺织品出口由正增长调转向下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印染生产大面积停滞所导致的面料生产停滞,进而影响了面料的出口。
当然,外需疲软、产业转移、订单分散的持续影响也不同程度制约了纺织服装的出口。今年来,在外贸需求持续疲弱的情况下,菲律宾、土耳其等地频频发生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也进一步恶化了外贸环境。同时,我国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产业处于转型的阵痛期,在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与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比较优势趋弱,贸易订单有所分散。在此形势下,我国不少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也造成了相关贸易订单的分流。
负增长定局
相比纺织品出口,今年的服装出口形势近乎一片惨淡,除二季度的出口数据基本持平外,其余时间都是负增长。对此,贺晓思解释,相比纺织品行业近年转型以来呈现的更多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点,服装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未有太大改观。细分相关产品的成本构成可以看出,纺织(纱布)产品的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5%~70%,服装产品的原料成本占比接近总成本的五到六成,附加值较低,相关产品的竞争也主要体现在成本上。故此,在东南亚地区的原料、人工、政策方面等一系列优势的对比下,中国服装出口的比较优势日益趋弱。
G20杭州峰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制约将伴随工厂复产而消除。“四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降幅会有所收窄。”但贺晓思同时提醒,将于11月份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去年召开时也安排了周边地区的限停产,今年的会议定在乌镇,届时安排限停产的可能性较大,也将给纺织服装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贺晓思认为,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下滑局面已成定局,“除非后期会出现逆周期的非常规因素拉动”。据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将出现20多年来少有的继去年下滑以来的连续走跌局面。
来源: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