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Bikyni
性感、合身、轻便——这是泳衣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特点,但如今这三点却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消费者了。
据时尚行业类媒体Glossy报道,随着采用直面顾客模式(Direct To Consumer)的品牌愈加增多,泳装制造商们也发现了新的市场需要,人们正在呼唤更多低价又环保的新产品。
这种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采用高质量的环保材料制作,可以供顾客长久穿着。并且,其款式多是一片式泳装,和更加性感的比基尼比起来,一片式的线条力求简约,并且适合大多数人的身材——姑娘们不再需要为了练成超模而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Edited表示,一片式泳衣在今年的销售速度猛增,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另外,从线上销售数字来看,比基尼泳衣贩卖的速度减少了9%,而一片式增加了20%,它们多是用循环面料加工的环保泳衣,售价低于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90元)。
Reformation推出的一片式泳衣,该品牌主打环保面料
泳衣品牌Bikyni推出的比基尼
现在,这还是一个利基市场。许多品牌是从近期才开始推出环保泳衣的,2015年创立的加州品牌Bikyni就是于今年春天首次发布了循环材料制作的系列。
对此,消费者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这也无疑将鼓励Bikyni继续研发新产品。接下来,该公司透露会增加环保材料的使用。
从图片来看,Bikyni的产品设计谈不上有多美,线条也较为简单。但鉴于其售价不高,企业往往乐于宣传自己对消费者出让了更多了利益,而市场对这种以成本透明为卖点的做法亦颇为愿意埋单。Bikyni的创始人Al-Khalil强调,公司砍掉了中间商环节、同时在意供应链的管理,确保消费者能买到高质又便宜的好东西。
包括Bikyni在内的环保泳衣品牌都瞄准的是85后一代的年轻顾客市场。而随着Z世代的人慢慢长大,关注环保会成为更普及的生活态度。这个市场仍旧有不小的增长空间。早在2012年时,Ryan Partnership Chicago等研究机构就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显示出了环保消费的导向,只是苦于寻找合适的商品。
而现在,精明的商人们给出了构建在道德标准上的购买理由。并且,考虑到目标客群中有大部分的财务支配能力还不高,低价也是合适的宣传卖点,好让你心动后也要行动。
接下来,环保泳衣的市场势必会发展出更多的风格。小众品牌Reformation走的是就是复古风,Summer Salt则更重视专业感,它开发了可以搭配上装穿着的泳装紧身裤,方便那些游泳爱好者自由切换不同的穿衣场景。
Summer Salt
不过,“环保材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背后亦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分支——比如EcoGypsy的泳衣就是用手工勾针的方式制作,这个来自巴厘岛的品牌的产品并没有太多高科技成分,它的环保不在于“不浪费”,而在于“少机械化大污染”。
Koru则是采用回收地毯绒毛、垃圾瓶的做法,但在再造生产过程中还是会用到批量化的染色织物,虽然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但这也说明Koru并非100%的环保品牌。这些细节信息很难从品牌的销售端和营销端获取,对于所有高喊环保的服饰品牌来说都是一样。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细节信息很难从这些高举环保牌的品牌的销售端和营销端获取,想要买到真正符合内心期待的环保内衣,还是要自己多做功课,切莫让“绿色”变成了另一个空泛的广告语。
来源:穿针引线
2016年:加快转型升级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过去的2016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形势总体基本稳定,但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处在增速放缓的态势。全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长4.9%,较去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放缓,出口压力较为突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运行质量持续改善。面对这一形势,如何做强内功,提高创新能力,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以化解行业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成为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国家政策引导发展方向
一年中,《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并对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做出具体指导。在2016年9月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结合行业特点,着重强调了推进智能制造,深入融合信息化技术的重点任务和相关工程。纺织信息化2016年在新形势下,向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方向,取得了脚踏实地的进展。
智能装备取得普遍进展
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近年来纺织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普遍进展。在纺纱设备方面,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都形成了成套设备;印染设备方面,具有优化功能的染色机、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数码印花机投入应用;在其他方面也有亮点,如杭州爱科的真皮智能裁剪机,考虑到真皮面料形状不规则并有疵点的特点,先扫描面料,再按照形状进行优化排料,并避开疵点,最后自动裁剪、收料,整个过程都在流水线上连续完成。
智能物流系统形成突破
化纤、棉纺企业的自动化物流输送与管理系统近年来在技术上形成突破,应用取得快速发展。
1、化纤自动物流与仓储系统
北自所开发的化纤全自动物流与仓储系统能适应化纤厂的多种生产状况,从丝卷下线之后,一直到码垛完成实现了全自动化处理,可完全替代人工落丝。自动仓储系统适用于涤纶、锦纶等产品的仓库,实现了立体库存出入库和管理。一年来新增了桐昆集团、恒力集团等多家用户企业。
2、筒纱自动包装物流系统
青岛赛特环球的筒纱自动包装物流系统,包括筒纱的自动识别输送、堆垛、拆垛、视觉检测、称重筛重、多方式自动成包、自动装箱、整包(箱)称重贴标、打包、码垛、入库出库等功能。可以对筒纱品种自动识别跟踪,并采用视觉识别技术全过程质量监控,自动剔除不合格筒纱。已经应用于魏桥纺织、临清三和、山东华兴、浙江鸿海等企业,大大提高了纺纱生产线后道工序的自动化水平。
智能生产线有了试点
以智能生产线为代表的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投入最大,最受关注。去年终于建设了山东华兴、江苏大生等纺纱生产线试点,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力。如山东华兴的环锭纺智能生产线,包括在线监测信息系统、条筒AGV 输送系统、细纱接头智能导航系统、筒纱智能包装与输送系统等,实现了对国内外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和系统全流程综合集成,建成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入库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该项成果获得2016年纺织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个性化定制多点开花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继青岛红领之后,宁波慈星、报喜鸟、泉州海天2016年被工信部确定为个性化定制的示范企业。
1、针织毛衫个性化定制系统
宁波慈星开发了针织毛衫定制系统,提供可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的毛衫款式、制版软件、织造工艺单和设备改造等服务功能。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包括产品设计、订单受理、工艺制版、原料仓库、织造生产、半成品仓库、缝制生产、去污柔软、整烫定型、质量检测、成品仓库、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网络化产业链。
2、西装个性化定制系统
报喜鸟公司在自身男式西装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男式服装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系统,以MTM智能制造云工厂为主体,实现支撑规模化全品类定制的快速生产;通过私享定制云平台,实现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交互式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分享大数据云平台对产业链相关方开放共享,加强产业链协同。
3、休闲服装个性化定制系统
泉州海天整合企业在纤维开发、面料织造、面料染整、服装制造等方面的资源,通过信息化平台集成印染监控系统SEDO,服装管理系统JDe,协同软件X3,裁床德国拓卡奔马等设备和软件,提供创意设计、面料印染、休闲服装打样、针织圆机检测等定制化服务,并计划通过网络化协同,组织和优化的休闲服装产业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云服务平台发挥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平台是“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在纺织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如福建睿能开发了针织横机网络监控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访问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横机远程数据采集、数据实时跟踪、运行维护等,便于机械厂对出厂设备进行后期维护,还可以提供远程基站定位、远程锁机、远程解锁等服务。
2017年: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改革深化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点任务,也是“十三五”的发展主线,“三去一降一补”要深入推进。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汇入供给侧改革的洪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改革的重要战场。纺织工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结合行业的具体情况,发挥其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助力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提升供给系统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突出纺织信息化的重点领域
2017年是推进纺织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年。《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强调了要实现两化融合能力增强,成套智能纺织技术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形成纺织各专业领域智能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相应的《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了要重点突破的信息化技术,包括数字化设计技术、智能化生产及管理技术、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从设计、生产、管理,到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为了适应大环境变化和新技术发展,更加突出了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两个重点领域。
智能制造提供纺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点,各级政府也将其作为做强制造业的抓手,会继续给予专项支持。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包括装备、产品、生产过程、制造方式的智能化,以及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其中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整个智能制造的核心。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设纺纱示范生产线、从纺丝到产品包装的长丝示范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的印染示范生产线、新型非织造布示范生产线、经编和纬编针织示范生产线和服装家纺示范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中,基于物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从设备采集数据,是生产过程智能化必不可少的基础;生产物流信息化系统是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各个环节的纽带,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MES与ERP的集成,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充分发挥生产线的整体效益;需要着力开发是知识获取和优化决策功能,以实现智能化的目标。
就纺织行业的现状而言,选择和培育试点示范是实施智能制造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条件好的重点细分行业,选择需求迫切的骨干企业,围绕智能化生产线、网络协同制造等主题,开展不同模式和不同技术方案的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在全行业推广。
互联网融合发展注入纺织转型升级新动能
纺织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覆盖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物流、营销和服务等全产业链业务,涉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定制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也是今年纺织行业重点推广互联网技术的主要内容。通过整合加盟设计师、原料辅料供应商、小型加工生产商、物流配送、经销商等资源,建设云服务平台,在线提供服装等产品设计排版、关键工业软件、制造能力外包、供应链管理、可追溯订单交付等个性化柔性定制的全流程服务,进而发展成为云制造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
未来几年,服装、家纺、针织产品等终端消费品可以利用个性化定制平台与用户实现深度交互,让客户更多地参与设计开发,开展分散设计、外包设计、互动式设计,达到产品充分个性化。这一领域最具创新性,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全球纺织网
大地色系
沙漠沙尘和尘粒启发漂亮的污染效果,搭配天然节竹亚麻混纺的平纹针织和细针距针织面料,采用同色系间隔印花和混色纱线或不均匀的同色调条纹,塑造做旧的日晒效果。可应用于细针距配饰、上衣、毛衣、单件装。
跨季褶裥
棉、纤维胶和真丝制成的罗纹和褶裥针织面料结构灵活、颇具动感,精工缝合探索镀层色彩、卢勒克斯织物或微型网孔对比效果彰显雕塑和折纸风格。
手工线缝
质朴简约对棉和真丝制成的手工钩编和针织缝合很重要,灵感来源于蓝编工艺。起伏的漏针和梯形工艺采用同色调锈色处理或印花效果展现做旧外观。
雕刻矿石
新石器时代的宝藏启发原始但奢华的装饰。金属箔褶裥、镶嵌纱线条纹和珠片装饰露出休闲奢华韵味,用于铜色、磨光青铜色和青灰色的纤维胶、真丝和聚酯胺针织面料。
来源:慧聪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