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收入以及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我国服装零售业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服装零售规模由2000年的588亿元快速增长到7,022亿元,复合增速达23%以上。经历十年快速发展后,我国传统零售业面临海外竞争者强势入市抢占市场、终端门店管理不善、消费趋势把握不利等问题逐渐显现放大。下面就和上海服装展一起来看看服装零售市场回暖情况。
2018年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将于9月27-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纺织界流行趋势发布,众多针织纺织展品等你来。
2011-2016年,我国服装产量实现了“五连涨”,从254.2亿件到314.52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4.4%,这也说明了在传统零售盛行的时代,服装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是有很大可能的。进入到2017年,电商模式爆发、“新零售”被提出并列入了国家政策之中,产业转型在所难免,然而服装行业并未在2017年实现产业模式的大转变,产量实现了287.81亿件,出现了6年来的第一次下降,降幅高达8.5%。
2011-2017年中国服装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零售端来看,服装行业整体的零售额并未如产量一般出现骤降,而是在“温水煮青蛙”的态势中出现了产业增长速度的连年下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服装行业实现零售额7021.5亿元,同比增速接近30%,直到2016年,产业规模增速仍有6%以上的水平。2017年,服装行业零售额增速骤降至1.4%,实现年零售额10356.4亿元。可见,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服装行业出现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1-2017年中国服装类零售额走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4月,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累计零售额0.45万亿元,同比增长9.70%,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明显提高(+2.6pct)。服装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速表现优于总体零售,并呈现进一步回暖趋势。
2012-2018年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收入增速来看,品牌服饰行业在2017年合计收入增幅为15.14%,较15年的11.93%和16年的4.38%增速提升, 2018Q1收入延续好转态势、且增速继续提升至16.28%。
从利润指标来看,营业利润和归母净利润两个指标亦在17年明显转好、增长转正,且在18Q1增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2016年行业营业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6.76%、4.40%,2017年转正至8.77%、3.19%, 2018Q1增速提升至23.54%、20.13%。
行业营运能力方面,2017年行业存货周转现明显改善,且货品在17Q4~18Q1旺季消化顺畅。指标上,体现在存货 2016年增速较低(2.29%)彰显企业备货谨慎,同时2017年虽然存货增速提升至8.13%、但存货周转率提升,显示存货消化能力好转、存货压力逐步减轻。18Q1存货较年初下降1.76%,结合收入增长提速显示冬装消化顺利、未出现明显积压。同时,行业盈利能力提升,体现在毛利率稳定背景下、2017年以来净利率持续提升。
总结来看,行业17H1确立复苏后运营持续向好,体现在收入增速连续四个季度高双位数增长、毛利率出现修复、存货周转持续好转且幅度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行业复苏是持续的大周期,短期来看18年在17年基数上升基础上,部分复苏早的公司/子行业销售收入端增速可能出现略收窄的情况,但行业复苏的意义更多在于业内公司整体性经营质量的提升、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带来持续的行业增长。
来源:中国纺织网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服装行业受到巨大影响,“开店容易守店难”成为行业常态。在实际运营中,服装零售商深受诸多顽疾困扰。首要问题是顾客流失,服装行业长期以来都缺乏对客户体验的重视,“到店无人理睬”、“怎么甩也甩不掉的导购”、“退换货流程繁琐”等吐槽不断,客户持续流失。与此同时,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众多门店纷纷通过简单粗暴的打折促销来引流,一方面顾客难以对品牌产生粘性,另一方面线下运营成本也随之升高。除此之外,库存积压、购买转化率低、利润低迷的愁云也一直笼罩着服装零售商。
2018上海针织展,上海内衣展将于9月27-29日在上海在上海隆重开幕,泳装、内衣、针织衫、家居服、运动装等展品一应俱全,众多知名展商齐聚现场。
伴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流等各方面新技术相互结合应用,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人们对服装零售行业的认知。因此,服装零售行业的商业、运营模式,甚至于组织模式必定会迎来重大的转型升级。
服装行业的领先者们,都纷纷开始探索智慧门店的模式来拥抱新零售。智慧门店,顾名思义是将实体店面智慧化升级,一方面要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从而促进销售;另一方面则是要以技术手段来降低运营成本。服装零售商关于智慧门店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下面就和服装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类尝试是支付方式的优化。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逐渐成为服装实体零售店的标配。便捷、人性化的支付体验,有利于让用户主动消费和分享,提升用户粘度。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的支付体验也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第二类尝试是接入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新模式随即产生。优衣库多次获得双十一服装类的销售冠军,这得益于它的全渠道策略。具体来说,优衣库的全渠道服务是:线上下单,线下数百家门店支持24小时内便捷取货的服务。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公司曾经公布过一份全年业绩公告,报告称未来目标是将电商占比由5%的水平提升至30%,并通过全渠道的方式提升消费体验。
第三类尝试是利用智能化设备来升级消费体验,推进智慧化门店管理。马克华菲上海龙之梦店接入天猫的智慧魔镜,通过“智慧导购”促进消费转化。智慧魔镜能够识别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帮助消费者试穿一件衣服就能获取穿搭推荐,进行交叉销售。该项目直接将关联商品购买率提升20%。
绫致时装接入图普科技的商业智能AI,通过人脸识别来追踪消费者行为,根据顾客在门店内的停留信息生成热力图,准确定位门店热点区域与问题区域,帮助优化货架布置和产品陈列。此外,商业智能AI还能精准分析线下顾客的用户画像,帮助门店实现数据化运营。
服装零售商通过探索智慧门店来拥抱新零售,不断升级客户体验,降低门店成本。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化设备来升级线下门店的成效渐显,据悉多家大型服装零售企业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合作探索。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服装零售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消费场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来助力品牌发展。
来源:中国纺织网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各类针织面料挂样上市花型品种相对较多,各地客商下单相对较多,秋季针织卫衣面料销售亮点继续显现,产品以新取胜,面料附加值较大路货产品提升,针织面料下单有所增加,秋季卫衣面料销售较为活跃。
2018年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将于9月27-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纺织界流行趋势发布,众多针织纺织展品等你来。
锦涤、锦棉、全棉、T/C涤棉针织类双色卫衣布、棱形卫衣布、卫衣抽针布、竹节卫衣布局部中小批量下单,部分经营门市发货增加,价格基本稳定,创意色泽花型面料局部稳中小升。
秋季针织卫衣面料、运动装面料局部下单增加,30S纯棉针织罗马布、T/C涤棉30S针织罗马布偏厚型染色卫衣布玫红色泽面料局部成交批量较大,玫红粗条间隔特黑细条等色织条子面料局部门市发货批量较大,局部门市尚有中批量发货。涤纶半光FDY针织小提花双层双面卫衣布、针织凹点压花双层双面卫衣布局部下单增加,漂白、本白色泽面料发货批量较大,以外贸服装厂家加工服装出口为主,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外贸服装订单有所增加,致使该类针织面料得时畅销。秋季棉毛卫衣面料局部畅销,以30S纯棉棉毛卫衣布、T/C涤棉32S棉毛卫衣布对口面料局部畅销,流行色面料畅销品种增加,紫红、松花黄、深黄、中黄、米黄、浅兰、湖兰、特黑、棕色、深咖啡、漂白等色泽面料局部畅销,部分规模性经营门市批量发货增加。涤纶半光FDY、无光FDY、DTY薄型针织空气层面料局部畅销,晴红、橘红、橘黄、特黑、深兰、深红、紫红、棕色局部下单增加。
近期,在老市场一楼部分规模性经营门市,锦粘针织罗马布局部动销增加,以N24%+R70%+6%SP锦粘氨纶弹力罗马布局部下单增加,以N/R30S、40S、50S、55S、60S、70S、80S针织锦粘罗马布门幅160CM、300克/平方米面料局部中小批量发货,价格较为坚挺。N/C锦棉针织罗马布、T/R涤粘针织罗马布局部中批量发货,针织色织彩条罗马布局部中小批量发货。T/R涤粘强捻罗马布局部中批量发货,针织斜纹罗马布、麻灰罗马布局部中小批量发货。
以涤纶有光FDY、半光FDY、DTY、POY为主原料的小提花条、小菱形格双面卫衣布,针织提花条格双面卫衣布漂白、本白色泽面料局部门市批量发货增加,部分规模性经营门市从染厂直接发货。21S、30S纯棉针织平针卫衣布和21S、30S涤棉针织平针卫衣布、针织罗纹条卫衣布局部俏销,棕色、咖啡、桔黄、深黄、特黑、粉红等色泽面料发货增加。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