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消费升级和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下,服装家纺类消费股总体表现强劲。从业绩表现来看,2018年一季度,品牌服装行业整体收入呈现强劲复苏状态,从细分子行业来看,童装行业是目前最景气的领域,各统计期间收入增速均超20%;而男装、女装、休闲、家纺、内衣等子行业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均有大幅改善,其中,男装、女装、内衣2017年以来整体保持稳健复苏状态,休闲也一改前期增长乏力状态,2018年一季度增速迅速提升至18.3%。
2018年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将于9月27-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纺织界流行趋势发布,众多针织纺织展品等你来。
业内认为,服装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均呈现好转趋势,除了户外体育行业净利润依然保持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户外体育服饰经营模式简单,行业供给过多,渠道库存积压,竞争激烈。而其他细分子行业2018年一季度业绩都实现了较快的正增长,休闲服子行业利润增速改善幅度最为明显,男装、家纺、童装连续保持20%左右业绩增长。
广发证券分析师糜韩杰表示,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服装终端消费景气一度回升,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开始趋势性提升,对于品牌服装板块的业绩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财报显示,2018年一季度,57家沪深及港股服装家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3.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9.71亿元,另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145家服装家纺上市公司合计市值8757.2亿元,从市值排名情况来看,申洲国际位居首位,其次为安踏体育,第三名为海澜之家。
据了解,申洲国际是中国一家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主要以代工(OEM)方式为客户制造质量上乘的针织品。为实现针织服装代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公司主要生产针织运动类用品、休闲服装及内衣服装,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品牌服装零售商,包括UNIQLO、ADIDAS、NIKE及PUMA等。产品市场从日本市场逐步拓展至亚太及欧美地区,公司集团员工超过74600人,厂房占地面积超过3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每年生产各类针织服装超过3.1亿件。
近十年以来申洲国际业绩不断上升,已成为针织制造代工行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为39亿元,同比增长20%。
安踏体育是中国品牌运动服饰企业之一。集团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营销运动服饰,包括为专业运动员及大众设计的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以批发形式向分销商销售安踏产品,而该等分销商则负责向授权安踏零售店铺进行分销,最后由该等授权零售店铺于中国向消费者销售安踏产品。集团极注重建立品牌,并透过报刊及电视广告、赞助中国体育比赛、全国联赛、运动员及多项其它宣传活动以推广安踏产品。
2017年,安踏体育实现营业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9.4%。2017年度,安踏集团共销售超过6000万双鞋,超过8000万件衣服,有超过10000家门店,2017年内安踏市值突破1000亿港币,位居全球行业第三位,仅次于Nike和Adidas两家。2017年,安踏品牌获得“Brand Finance”评选的“2017年度全球最有价值服装品牌50强”。
安踏旗下包含主品牌安踏ANTA,FILA(斐乐),Descente(迪桑特,冰雪运动装备),Sprandi(健步鞋类),Kolon Sport(户外装备),NBA联名品牌和童装系的Kingkow,Anta Kids和FILA Kids。安踏目前的品牌矩阵,覆盖专业体育到大众体育,从高端休闲到城市健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澜之家是男装品牌,实行多品牌运营。公司前身为江阴海澜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4年借壳凯诺科技实现上市。公司主营品牌服装的连锁经营,是国内男装龙头企业。旗下拥有海澜之家、爱居兔、海一家、圣凯诺等四大服装品牌,其中海澜之家定位于商务、时尚、休闲的大众平价优质男装,消费人群主要定位于25-45周岁、年收入在2-10万元之间的男士,爱居兔定位于时尚、休闲风格的都市女装。海一家定位于向中低收入人群推出高性价比男装。
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57.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97%,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63%。
截止报告期期末,海澜之家总资产275.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21%。
行业研究员李奇琦则认为,今年上半年,纺织服装消费端持续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保持在6%以上。从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来看,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13%,基本面向好,从品牌服饰方面来看,服装行业去库存成效显现,复苏趋势延续。当前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
糜韩杰表示,2017年,纺织服装行业估值处于持续消化过程之中,行业平均估值水平从2017年初的近40倍回落到2017年底不到30倍的水平,18年以来行业平均估值水平触底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根据2010年底以来的纺织服装行业基金配臵仓位统计,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持仓配置处于底部水平,贴近2013年年中的历史最低水平,但是2018年一季度以来行业持仓集中度有提升趋势。
李奇琦坦言,布局多品牌、满足细分市场差异化需求的服装集团成长空间广阔。此外,家纺行业复苏明显,电商渠道快速发展促进品牌销量增长,伴随消费升级,未来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中高端家纺企业有望受益。
来源:黄金网
据数据分析,国内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68%,超过男装与女装行业的21.17pct和17.54pct,未来仍将维持14%的复合增长率。所以童装市场便成为了众多品牌的重要目标之一,加之“二胎政策”实行,不断刺激了服装企业对挖掘童装市场的神经。
2018年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将于9月27-2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纺织界流行趋势发布,众多针织纺织展品等你来。
基于消费者需求日渐多元化,向多品牌、全渠道参与转身突围,成为了服装企业的共识。从森马、太平鸟、美斯特邦威、维格娜丝、快时尚C&A等品牌纷纷布局童装、少年市场都体现了这点。
在服装行业呈现疲惫状态下的森马服饰面临着高库存、供应链能力不足、对市场反应慢的种种弊病,如今却靠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异军突起”了,2017年巴拉巴拉营业收入实现26.4%的增长,占森马总收入的52.56%。
随着巴拉巴拉童装品牌在童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下,森马服饰不断深挖其市场,完善国内布局、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童装市场占有率。2018年上半年,森马服饰与北美童装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达成战略合作、收购欧洲高端童装品牌Kidiliz、购买“COCOTREE”品牌、巴拉巴拉在香港开店,由大众向高端品牌定位,加速品牌多元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
面对年轻新生代消费者,时尚、个性、有品质的消费观念不再独属于自己,并且延伸到自己孩子身上。面对新的消费需求,太平鸟推出了童装品牌Mini Peace,以潮、酷、个性化等DNA俘虏年轻消费者,设立首家单系列门店Mini Mini,用时尚的概念带童装走上“成人化”之路,加速布局童装市场步伐。
快时尚行业竞争愈加白热化,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滑铁卢”,而不断发展的童装领域变成为快时尚品牌们竞相拓展的新增长点。快时尚品牌C&A全国首家Kids Store于成都凯德广场开业,并将计划在2018年年末童装独立店开设超过10家,加快涉猎童装业务。
童装这个越来越快速发展的市场,确实给了服装品牌们开拓新增长点的机会。虽然服装行业如今呈现出复苏状态,但面对电商及国际品牌的影响,竞争不断加大,而增长出现了放缓状态,童装市场无疑成了品牌们的“救命稻草”,势必要稳稳抓住。
尽管童装市场发出一片叫好的声音,但如果抓不住主要要点,仍会成为拖累业绩增长的因素之一。童装作为重要板块的江南布衣在受竞争压力加大之下关闭了一些童装店铺,增长趋势与开店量明显放缓,或许在童装领域遭遇了瓶颈。如何转型取突破仍需持续探索。
此外,一直以童装业务为傲的利标品牌竟在6月发布消息将出售所有北美童装及配饰业务。2017年利标品牌童装授权业务的全年营业额因竞争压力按年减少5.5%至15.14亿美元。4月才说要走“潮童经济”的利标,不到两个月却出售最值钱的童装业务,这其中因素不得不让人考究了。
在童装市场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之下,国产运动品牌特步2017年底有约250家儿童店铺,收入贡献却甚微,发展速度和门店数量远落后于安踏、361°等国内体育品牌的童装门店数量,开启放缓了儿童业务扩展战略。
当前我国童装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童装企业规模却偏小,单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限。与此同时,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也导致了竞争成分愈加复杂,市场竞争压力加速了童装市场的深度细分,也收窄了单个品牌的市场发展空间,童装企业面临的挑战也逐步复杂。
面对多元化市场,服装企业们需要提出创新型思维、新方式、新定位迎接挑战,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童装行业正从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精细化经营转型,产品、营销、价格逐步向产品研发、品牌文化、品牌服务跨越,对此服装企业竞争更加残酷,必须要精准定位、明确品牌发展方向,提升产品质量、优化设计、了解消费者需求,精细化童装,才能迎来高速增长期。
来源:中国纺织网
“我想要做那种会说话的内衣,我每天穿的内衣都宣告着我当下的心情和感受。我用我的内衣表达生活方式。”90后小徐宣布辞职的同时,便创立了自己的内衣品牌,希望更能符合中国年轻女性和他们生活习惯的新内衣,可以更甜美好看,有趣性感,平价亲民。
内衣通常被看做“服装界的最后一块蛋糕”,中国的内衣市场是一个超过2000亿的大市场,玩家众多。内衣主要指穿在里层的服装,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穿着,广义上的内衣包含文胸,家居服,内裤,塑身衣,运动内衣等等。因为淘宝的孵化和创新,内衣市场正被搅动一池春水。
2018国际纺织服装展重点服务针织服装企业,为大家提供交流贸易的绝佳平台,内衣、针织衫、家居服、运动装等展品一应俱全。
无束缚内衣成为创业新蓝海
现在的淘宝内衣市场的生态可以说是百花争放,从日均商品量上,2016年同比增长高达45%,从日均成交金额上,2017年同比增长25%。不仅有工厂直供和特色风格的内衣,还有平台上孵化的原创内衣品牌。
淘宝内衣聚集了20余万的商家,共同服务亿万的内衣消费者,随着内衣市场的不断细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色内衣也多达600余家,创造了13%的成交占比。抛弃传统的钢圈海绵垫,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内衣,正成为新时代女性宠爱自我的新路径,应运而生的无钢圈法式蕾丝内衣成为内衣新蓝海,这样的独立设计师内衣品牌在淘宝上已经孕育了30余家。
即便独立原创的内衣客单价超200元,是普通内衣的近3倍,也阻挡不了消费者汹涌的爱。好的内衣,是对女性自然美的衬托,是让你回家都还会舒服自在的穿着。而对淘宝内衣创业者CrèmeSu来说,做出一件美又舒服的内衣是和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高中时代曾被体检出乳腺肿块的她,在医生的教育下,明白了长期错误的内衣穿搭会对胸有不同的挤压,而后去去国外专业的内衣设计学校学习,成为时尚编辑,都为她指向了新内衣世界的大门,内衣应当像外服一下,拥有百变风格,并随心所欲。她相信内衣是有灵魂的,自己正朝着这方向创作内衣。
而具有20余年内衣设计经验的于晓丹,曾经是《洛丽塔》的译者,一个月前开了首家同名淘宝店,她设计的内衣跟她的文字一样柔美,她希望做普通人都能穿,穿起来都美丽的“买家秀内衣”。她的淘宝店内,站在首页“展架”上的是没有“深V”造型的外国模特,也没有没有专业内衣模特那种惯有的、特别知道如何迎合男性视角的姿态。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悟,让更多女性从为别人而穿到更在意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受,中国消费者对内衣的需求趋向个性化,聚拢型内衣不再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主打无钢圈舒适简洁的内衣品牌成为受追捧的新风潮,光是2017年,淘宝无钢圈文胸市场的交易规模就超过了50亿元。可以说,一种新的“内衣立场”正在逐步确立。
家居服成内衣消费的黑马 90后男生花万元买内衣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95后女生已成内衣消费的主力军,消费人数最多。而90后女生最有内衣消费力,他们在千元以上的贵价内衣里开销甚多。但是男士也出手不凡,每年花费万元买家居服的不在少数。淘宝数据显示,家居服在内衣市场份额里增幅超过22%,主要受众人群为25-29岁的90后,其中男生占比16%。或许,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的他们,也越来越重视“里子工程”,即便宅在家里打游戏看球赛,也需要一件舒适的居家“战袍”助威。而女生对居家服的需求就呈现出了浪漫的情怀,粉色和卡通图案成为最畅销的居家服。
对于文胸来说,这一届的消费者很“争气”,他们集体升杯了,淘宝数据显示,75B是被售出最多的文胸罩杯。广东省当仁不让的成为内衣消费大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也格外注重内里的时髦,他们成为了最具内衣消费力的五强省份。超过50万的人,每月需要购买8件以上的内衣。而在成交用户和成交金额TOP10城市排行里,除了北上广深,重庆杭州苏州成都等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外,东莞也是最具内衣购买力的十强城市。
天秤座是最喜欢买内衣的星座,淘宝每卖出8件内衣,就有1件被天秤座买走了。据说,天秤女普遍都胸小。白羊座最放飞自我,内衣成交占比垫底。
无论是创业卖内衣还是精心购买最适合自己的内衣,这件穿在女人身体最里面的“小东西”,都是女性心中对“真我”的向往和表达。在电影《老炮》里,“话匣子”和六爷的“大尺度”表演片段,当时已经46岁的许晴连同那件带着蕾丝边的黑色内衣完美展现出作为女人拥有的无限魅力。而淘宝已成为这一场“真我”内衣经济最好的孵化舞台。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