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全球羊毛产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毛针织行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羊毛消费市场也受到一定的抑制,需求不足。尽管疫情还没有结束,但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需要研讨2021年羊毛行业的发展走势、后疫情时代羊毛产业的前景,这些问题需要毛纺从业者面对、思考,并采取有效行动应对。
全球毛纺产业链缓慢复苏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国际重要的羊毛等动物纤维最大的进口国、制造国和产品出口国,与国际毛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长期合作,促进了国际毛纺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贸易切断的威胁、人与人之间的分隔、国际毛纺市场变化的跌宕起伏,使得毛纺从业者共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身陷不确定性的漩涡。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毛纺产品消费市场整体受挫,2020年1~3季度,毛纺产品主要消费市场进口毛纺产品的总规模跌幅进一步下滑,美、日毛纺产品进口量同比分别下跌了43%和31%,2020年1~7月,欧盟毛纺产品进口量同比下降31%,跌幅也较2020年1~5月加大了7个百分点。中国的毛纺产品在这几个市场的占比基本维持2019年的水平,毛纺的全球消费依然呈现下滑态势。
中国毛纺产品对外出口数量缓慢恢复,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9月,羊毛加工制造产品出口总量24.4万吨,同比下跌33%,出口额为32亿美元,跌幅为36%,出口量与出口额的跌幅与2019年相比,均回升了7个百分点。受到国际毛纺消费低迷影响,毛纺产品出口的恢复速度明显低于国内毛纺生产的恢复速度。由于中国具有完整的毛纺产业链,在国际市场有刚性需求,疫情又造成国际产业链不畅通的情况下,中国毛针织行业承接的订单满足了市场刚性需求。自2020年5月以来,中国毛纺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逐月上升,从出口产品看,毛纱线和毛针织服装出口情况呈现了较快恢复,表现出与生产相同的形势。
#??#
扛住疫情考验用实力说话
疫情下,不少毛纺企业遭遇发展“冰山”,市场拓展难、融资难等问题让企业很是“挠头”,却也有很多毛纺企业迎难而上,另辟蹊径,抗住疫情考验,用实力“说话”。
后疫情时代,保持羊毛供应和价格的相对稳定,保证羊毛产业链价值的有效传导,是毛纺产业链维持和延续的重要基础。企业的积极行动,传递了对未来羊毛消费市场的积极信心,尤其是中国消费市场,在新消费观念和营销渠道的引导下对羊毛消费的乐观态度。羊毛产业仍然充满着机遇,需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面对与迎接社会、经济与市场的变化,推动羊毛产业新的可持续发展。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交货,7天内完成。一位消费者,按照自己喜好定制服饰,从生产下线到消费者穿上身只用10天。服装制造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变,快到无法想象。
柔性化、个性化逆袭
“柔性化小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掌控了牛仔服装版型、款式、工艺、洗水、消费者人体数据等工业大数据。原来一个月只生产两三个款式,现在,一件牛仔服或许就是一个款式。“定制”模式,成为其核心业务。
以客户需求进行驱动,实现了牛仔服装、衬衣、夹克等品类的个性化定制全流程数字化,在定制过程中降低了库存成本和原料成本。
据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了解,与传统制衣生产企业车间不同,智能车间内,每一名工人操作台上有一台显示屏,工人刷卡,消费者通过网络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消费者的私人定制服装将从这里完成。平台实现了14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前端设计和后端生产的集成,开展大数据驱动的生产。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关键。
来源:中国针织报
#??#

针织博览会了解到,近期下游涤纶长丝市场就开始迎来价格普涨!可见供应链反应还是迅速,僵持了大半个月的涤纶长丝市场,又动起来了。
多家化纤企业,先后发布涨价讯息,由于PX,PTA涨势依然不退,聚酯企业选择了当日结算价,而非固定价格结算。
油价在过去6周内猛涨逾40%!沙特油轮二次遇袭或再次诱发油价上涨。
周一航运公司Hafnia表示,旗下的BW Rhine油轮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港口卸货时遭遇外源袭击,发生爆炸。船体受损,不排除有漏油的可能。吉达港是红海的重要港口,也是石油巨擘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配送中心。这已是沙特近两个月以来第二起油轮遇袭事件。此前沙特附近海域发生了多起针对油轮和货轮的袭击事件。
2020年11月25日,一艘油轮在沙特一港口停泊时发生爆炸,造成损坏。早些时候,一艘名为“哈桑”号的货轮在也门附近海域遇袭,所幸船上人员没有伤亡。中东动荡局势或再引起石油价格波动。
#??#
欧佩克将于周四召开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受新冠疫苗消息提振,油价在过去6周内猛涨逾40%。
此外,高频数据清楚表明,欧洲多国和美国部分州收紧防疫措施并未对整体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些积极因素可能会推动油价走高,并为油价重新测试3月份疫情前水平打开大门。周一美国原油小幅上涨,交投于46.87附近,受新冠疫苗上市将提振全球能源需求的憧憬支撑,英国脱欧谈判延长也缓解了相关忧虑。油价已经连涨六周,创6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在国际油价的带动下,助推了PTA、化纤厂家涨价的积极性。根据价格监测显示,自11月初以来国内PTA市场开启反弹模式,进入12月价格继续维持上行,截止12月14日国内PTA现货市场价格在3628元/吨,单日涨幅3.71%,较月初上涨9.62%。
图片
而涤纶长丝企业报价陆续上调,终端买涨气氛带动下,产销回暖,涤纶长丝量价齐升。涤纶长丝商谈重心不断走高,江浙一带主流工厂涤纶POY(150D/48F)报5350-5750元/吨,较月初上调300-500元/吨。
产销方面,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市场表现火热,主流大厂平均产销在100%-120%,部分较好工厂产销高达280%。库存方面,聚酯市场整体库存集中在17-32天,其中POY库存至4-11天,FDY库存至12-29天附近,而DTY库存则至19-32天左右。
另外下游织造厂家对涤丝的刚需还是存在的,同时经历了前期低迷的产销,织造企业也有补货的需求。同时随着涤纶长丝价格的上涨,部分坯布辅料厂家也正在调整报价。
部分原料经销商纷纷表示看好这行情,得益于疫苗、油价等利好消息提振,涤纶长丝企业稳盘意愿较强,而近月产销回暖,企业库存压力小幅下降,在一定程度支撑企业信心,加之多数品种现金流亏损。在针织博览会看来,如今的价格还在低位,还有上涨空间,因此后期继续发出涨价通知的几率会更大。
来源:生意社、网络
#??#

汕头家居服协会向武汉疫区捐赠6300套保暖内衣
身处武汉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除了需要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外,也需要保暖衣物御寒。2月19日下午,汕头市潮南区内衣家居服行业协会就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向武汉疫区医务工作者捐赠保暖内衣6300套,让他们“暖身更暖心”。
据悉,汕头市潮南区红十字会在了解到武汉疫区的医务工作者们急需一批保暖内衣之后,潮南区内衣家居服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并向广大热心企业发起号召,迅速筹集到保暖内衣6300套。潮南区红十字会表示,捐赠的物资送抵武汉之后,将由武汉市红十字会送到物资保障组,并送到各医院的医务人员手中。
#??#
蝶安芬内衣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捐赠衣物
2月20日,蝶安芬在中山市古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代言人景甜共同呼吁“守护舒适守护你”公益行动,通过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捐赠男士、女士净爽抗菌内裤和女士生理裤,致敬“最美逆行者”。
首批内衣物资总计6940件,将陆续抵达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科和康复科、驻湖北哈尔滨医疗队、上海医疗队、广东医疗队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来势汹汹,战疫硝烟弥漫三月还不曾停止,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支援武汉。而对于一线抗疫医生来说,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珍贵又有限,为了最大极限地使用物资,许多医护人员不得不“委屈”自己。
日前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前线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长达八小时而浑身湿透、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女性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生理期无法更换卫生巾而靠吃避孕药推迟经期、生理卫生问题难以解决……抗疫一线紧缺的不仅仅是医疗物资,我们铭记他们的英勇,也不敢忽视他们的艰辛。作为社会一员,蝶安芬了解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切身需求,愿意接下肺炎战疫中不可松懈的一棒,为前线医护人员输送舒适内衣,缓解防护服下的穿着问题。接下来,蝶安芬还将陆续组织第二批物资,持续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都市丽人经营范围新增设计、生产和销售非医用口罩
2月25日,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设计、生产和销售非医用口罩。
此前,已有不少内衣企业转产抗疫物资。例如三枪集团,改造内衣生产线转产民用防护服;红豆股份,则改造10万级洁净厂房转产防护服。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27日,全国过万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医疗器械”“测温仪”“呼吸防护”。
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上海内衣展,我们一起迎接疫情后的春天!
来源:国际内衣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