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提到过,年前就迎来了一波原材料涨价潮,年后开工这几周,各项原材料仍旧是涨势“喜”人,一天一个价的情况。据中国针织展了解,2021年02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与跨境电商供应链息息相关的几大版块,包括针织原材料价格都是在不断上涨,且增幅不小。
和服装行业紧密相关的棉花、棉纱、涤纶短纤等原料报价也如同坐上直升梯。不论是工厂还是供应商,其成本压力显而易见。
如果以上是股票、基金的涨跌,想必大家都要笑开了花,可惜这万花丛中一点绿的景象放置到了原材料价格版块,让众多工厂、供应商是苦不堪言。在这股“涨价潮”下,厂商为了求生存也都不得不跟着发出涨价通知。
在这种情况之下,各行各业的原料市场基本乱了套,纺织行业甚至呈现出一天一个价的离谱情况。
成本上升50%工厂、卖家直呼太难了!
#??#
这波来自上游原材料“涨价潮”的压力也很快传导至下游鞋服行业,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中小供应商,对某些原材料依赖性过高,导致成本直线上涨,企业根本无法自行消化,不得不将其转移到跨境电商卖家身上。
为何今年大宗商品涨势如此凶猛?
事实上,每年开年原材料价格都会有上升趋势,随后趋于稳定,但是今年大宗商品集体大幅涨价的情况还是实属罕见。
为何会造成这种局面?
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外资企业纷纷将原本在本国和其他国家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中国成为了全球公司的“避风港”。随着订单量的上涨,原材料需求量上涨的同时,企业用工需求量也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有专家猜测,此番原材料价格上涨,虽然影响因素很多,但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可能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宗商品贸易厂商为了保证出口外贸利润,只能上调价格以对冲美元汇率下跌的不良影响,这也导致许多供应商跟着上调价格。
供应商涨价卖家如何应对?
价格:
为降低成本压力,部分卖家通常会选择涨价。不过,涨价不能盲目。
首先还是要看供应商的报价具体情况,不要为了涨价而涨价;第二,卖家要评估自身产品的优劣势,以决定涨价的区间;第三,观察同类目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应,不要做第一批涨价的“先驱者”。
成本:
寻找代替供应商。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周边东南亚国家却不一定,有条件的卖家可以在这些地区寻找替代的工厂,缓解短期内的成本上涨问题。
#??#
账期:
卖家朋友们可以和供应商之间友好协商,将供应商账期拉到一个适当的长度,这也有利于卖家资金的周转,才不至于被跨境的大环境所压垮。
2021年,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给跨境卖家的出海之路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不论是在资金还是运营上,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方面,卖家的资金链一定要健康,倘若步子迈得太猛导致现金流紧张,这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另一方面,为了手握产品价格的主动权,卖家必须构建科学的供应链体系,万不可指着一家供应商供货,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很容易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还无法反抗。
但是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能够确定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电商行业的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对此,卖家们一定要适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来源:全球纺织网订阅号
#??#
上海针织展了解到,由于春节假期油价持续反弹,疫苗进展良好,全球贸易环境好转等利好因素,节后PTA、乙二醇出现大幅拉涨的态势,成本压力下,涤纶长丝企业报价陆续上调,截止3月8日,涤丝各规格涨价幅度超过1500元/吨左右。
趁着原料涨价的东风,不少纺企老板“今朝有酒今朝醉”,开足马力、抓紧时机生产、销售,争取上半年完成2021年一年利润指标、生产任务的70%甚至更高。
然而价格上涨初段对聚酯工厂产销形成良性作用,不过伴随价格涨幅扩大,“副作用”需求的谨慎和抵触开始有所升温。
前期,泗阳县环太湖遮光布家纺商会发出再次调价的通知:迫于化纤原料价格急剧猛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处于亏本状态,经商会全体会员决定,按照不同产品,不同客户上调至2-3元/米!这已是七天内该商会第二次上调价格了!
#??#
而执行力度如何?相信在织造行业摸爬滚打的纺织人们都知道,在以产能过剩著称的织造行业抱团涨价的行为基本上是徒劳,商会的实际涨价幅度并不完全按照通知中的力度执行,据了解,与上游2月份大涨相比,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规格的确已经普涨0.3-0.5元/米,还有部分克重高涨了1元/米。
但这远远不及原料的涨幅。目前坯布、面料、服装等价格的涨幅明显落后,外向型公司、代加工企业接单越发谨慎,能否进一步承受并消化成本上涨还需要观察、磨合。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继续对370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继续对新疆棉花产品实施进口禁令,欧美等国品牌商、零售商纺服采购单价上涨幅度比较有限甚至不同意上调,直接结果是外单要么继续向东南亚各国转移;要么中国企业低利润、无利润甚至亏损接单。
目前织厂心态依旧谨慎,认为没有需求支撑即使原料助涨也不能形成持续行情。但只要上游依旧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叠加疫情好转的预期,今年上半年坯布市场处于单边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原料价格起伏是正常市场行为,只要幅度相对可控不用刻意减少产量,因此工厂资金链或将影响2021年上半年工厂开机负荷,资金充裕的工厂库存量或将略有增长,而资金偏紧的工厂则更加重视产销率。
综上所述,这一波原料暴涨的力量并非全部来自供需基本面,而是部分资金、炒作力度的带动。从近期央行的一系列动作来看,2021年货币政策“超宽松”、大放水的预期大幅减弱(主要是我国经济全面企稳回升,目前通胀压力较突出),稳健甚至阶段性收紧成为主基调。而中美关系走势并不明朗,不论特朗普还是拜登上台,打压中国总是美国的核心。拜登政府甚至还组建了一个强硬的对华工作小组。
另一方面,虽然欧州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总体减少,接种疫苗人数有所增加,但变异新冠病毒在多地快速传播,感染率的上升令人担忧。因此纺服消费需求经过2020年四季度报复性反弹后或进入滞涨期。上海针织展预测,当所有的资金退潮以后,谁在“裸泳”便终将一览无遗。
来源:全球纺织网订阅号
#??#
这篇文章针织展为大家介绍印染厂选择助剂要注意些什么。
1、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助剂的基本知识
这是选好助剂的前提。要用好助剂必须对助剂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性能、使用特性有个基本了解,如发现异常情况,也能分析出原因所在,及时处理。
各厂在使用新助剂时,一定要供应商告知该助剂的结构类别,例如应用的柔软剂是属于氨基硅油类柔软性、羟基硅油类柔软剂、脂肪酰胺类柔软剂、咪唑啉类柔软剂、脂肪酸石蜡类柔软剂中的哪一类,应用厂应该知道。这样才能掌握其基本性能,防止盲目使用。
#??#
2、对助剂的溶解性能及其对硬水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要有基本认识
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酸性中的溶解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反之,两性表固活性剂兼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影响较小。
前三种表面活性剂在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提高,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有浊点出现,浊点一定要高于使用温度,否则将丧失其效率,发挥不了助剂的作用。浊点随EO数的升高而升高。随掺入阴离子助剂的量而升高。但随电解质含量升高而降低。假如将平平加用于高温高压染色作用匀染剂或分散剂,因使用温度大大超过其浊点(一般为75℃左右)必导致在染液中折出,非但不起作用,相反会凝聚染料而造成色点。有机硅消泡剂是甲基硅油或乙基硅油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白碳黑乳化而成的乳液,若使用浊点低的乳化剂也就会出现上述相同的毛病,而助剂厂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这就对印染厂形成极大的危害。
3、对助剂的耐酸、耐碱性必须进行测定
这便于了解助剂能否适应工艺需要。助剂的耐酸、耐碱性差异极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耐碱不耐酸,其中磷酸酯类耐碱性最好,而羧酸类则耐酸性最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耐酸不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耐弱碱弱酸,而不能耐强酸强碱。
印染厂必须根据工艺要求先测试所用助剂在使用时是否会出现混浊或沉淀,有一个厂使用进口助剂进行液下履带练漂,开始未发现问题,随后不断出现皱条,还出现染色后布面散布着不规则色点,打开箱看,导辊上结着厚度不同的固状物,原来是助剂不耐碱而沉积的沉淀,粘在布上则染色时形成色点。所以说,使用助剂的耐碱耐酸量必须测定。在冷轧堆练漂时更应注意到这一点。
4、对助剂的离子性必须掌握
助剂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以及两性等四种,常用前三种,阴离子不能与阳离子助剂同浴使用,它们在一起时会形成絮状沉淀,非但不会发挥作用,还会形成染疵,此离子能与阳离子或阴离子助剂同浴使用。这些道理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往往不自觉地被忽视,比如,固色剂是阳离子的,不能与阴离子助剂相遇,但很多厂在直接、酸性、活性染料染色后洗涤时用阴离子皂洗剂皂洗,其后却没有将洗剂洗清,就进行固色剂固色,此时固色剂就与布上的洗剂结全,非但浪费了固色剂降低其固色效果,还因皂洗剂与固色剂的沉淀物影响染物的皂洗及磨擦牢度。
#??#
5、不要随意节减助剂的用量
印染助剂的组分大致分为两个范畴,即功能性助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助剂。前者使用不同的化合物使加工时发挥功能性作用,例如:氧漂稳定剂,固色剂,修色剂,消泡剂,柔软剂,绿色剂,拒水、拒油整理剂,阻燃剂,防皱整理剂,等等,它们在一定用量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一类是表面活性剂用作印染助剂,例如渗透剂,净洗剂,匀染剂,精练剂,泡丝剂,分散剂,乳化剂等,它们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在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乳化、分散、加溶等作用,是其功能的综合效应或单一效应的具体表现,因此完全符合表面活性剂的理论,也因此要学习表面活性剂的知识。表面活性剂在溶济中会形成胶团,出现胶团的浓度称为临累胶束浓度,简称c.m.c。浓度超过c.m.c的胶团的数量增加,胶团变大,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可在c.m.c浓度以下发生,而乳化、加溶、分散、净洗作用都是胶团在起作用,所以必须在c.m.c以上才能有效果。一般纯表面活性剂的c.m.c值都不超过0.2g/L,而大部分商品中含表面活性剂活性物的量只有15-20%,加上其他辅料,总含固量为40%,因此析成商品其c.m.c大概不超过1g/L,换句话说,使用助剂浓度至少要超过0.5g/L才开始有胶团产生,大于此浓度时,胶团量增加,效果才显著,所以,助剂的用量不能随意减少,尤其是市售的价廉净洗剂,其有效成分竞只有5%,大量是元明粉等等,再用得少,根本达不到洗涤效果,国标及ISO标准做皂洗牢度试验时皂剂用量规定3g/L就是这个道理。润湿渗透不是胶团在起作用而是单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起作用,因此可以在c.m.c以下,加工液中的浓度不必超过1g/L。
6、助剂必须先经溶解稀释后加到加工液中
复配型助剂由于原料比重不同,溶解度不一,在商售助剂液中往往会形成上下层组成成分不完全相同,以致影响效果,存放时间长后或天气寒冷时因溶解度变化而形成混浊甚至分层,只要不是乳液,这种现象还是可以允许的,但在使用前称料时,必须严格要求操作者先搅拌均匀,然后再称料,如果是乳液则不允许有混浊和分层现象出现。这说明乳液已破乳,不能再使用,或必须先经快速搅拌进行再乳化,经高速离心分离试验证明还可使用时,方可使用,决不能通过手工搅拌就使用。
固体助剂先用热水溶解彻底使用,液状助剂必须先用温水稀释后使用,粘度很高的助剂必须在搅拌情况慢慢地加水逐步稀释,容易霉变的助剂,如脂肪类柔软剂,浆料,只要未变稀,霉点不多,可撇去上层,下面的助剂还可使用,变稀薄的,则退货。
溶解稀释后的助剂加入处理浴中时要根据工艺要求而定,一般都是在织物进入处理浴之前先加到处理液中,待溶液循环使其均匀后再导入织物,若是匀染剂,则在染液加入前,织物先在匀染剂中运转几分钟后再加染液。
来源:全球纺织网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