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关店827家仍未能“止血”,曾经的大众鞋王达芙妮在面对行业和企业自身业绩下滑的双重压力之下,选择通过多元化寻找新的出路,达芙妮首先看中的就是投资娱乐节目。如今娱乐节目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火热期,达芙妮的投资有益于品牌的推广,然而不同于单纯的广告投放,作为投资方和操盘方,节目的收视率、广告收益以及节目质量,共同决定着达芙妮这个“门外汉”的娱乐之路是否能走得长远。
投资真人秀节目
近期浙江卫视又开播了一档新的综艺节目—— 《蜜蜂少女队》,这是一档女团音乐养成真人秀节目,由吴奇隆和谢霆锋两大教头分别训练新人,优胜者将获得签约出道的机会。除了两位当红“男神”加盟之外,该节目也引来了大众鞋王达芙妮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节目的视频网站播放版中,除出现达芙妮的品牌名称之外,达芙妮鞋业的一则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了达芙妮与该档节目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
达芙妮的这则公告称,日前达芙妮子公司达芙妮投资与浙江卫视及炫锋签订电视节目《蜜蜂少女队》制作的合作协议。《蜜蜂少女队》节目制作投资方为浙江电视、达芙妮投资及炫锋三方,各方同意制作《蜜蜂少女队》电视节目,以供在浙江电视频道播放。公告显示,达芙妮投资及炫锋负责该节目所有关于制作、拍摄、宣传及其他费用,总额为1.8亿元人民币,其中达芙妮投资30%,但不多于5400万元;炫锋出资额为总投资额的70%,即1.26亿元。
此次投资电视节目制作,达芙妮共出资额为不少于5400万元,而据达芙妮发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额达3.789亿港元,5400万元的投资对于达芙妮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另值得一提的是,与达芙妮搭档的炫锋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公司是由达芙妮公司董事会主席陈英杰透过中间控股公司间接控股30%以上的公司。据了解,炫锋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30日,主要业务为设计、制作各类广告;文艺创作与表演;演出场所经营;企业形象设计、电脑平面设计;摄影服务;电脑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娱乐资讯;文艺演出票务代理。
近十年首度亏损
卖鞋的达芙妮投身电视节目制作新事业,对于达芙妮的如此转型,业内人士的解释集中在多元化扭转颓势之上。
达芙妮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营业额为83.79亿港元,同比减少19.1%;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额为3.79亿港元。北京商报记者进而翻阅达芙妮历年财报发现,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已经连续三年大幅度下滑,2013年下跌幅度达65.6%至3.291亿港元,2014年同比下滑46.5% 至1.76亿港元。而到了201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从正数转为亏损,这也是达芙妮近十年来首次亏损。
与净利润亏损相伴的是达芙妮大规模的关店潮。达芙妮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达芙妮集团净关店数量超过了前三季度总和,达到405家,全年集团合共净关店827家。截至2015年 12月31日,达芙妮集团拥有核心品牌销售点5597个,包括5056家直营店及541家加盟店,加盟店占比不足10%。而在达芙妮初创时期,加盟店的比例约为80%。
去加盟化、转战直营是达芙妮的战略之一。业内人士认为,达芙妮公司在主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关闭加盟店意在将渠道统一化,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从而提高营收和利润。但从达芙妮当前业绩看来,转战直营关闭大量加盟店并没让业绩转暖。
事实上,达芙妮的业绩下滑与其自身的营业策略有关,但也不排除女鞋行业萧条的影响。过去的2015年,女鞋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星期六此前发布的 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19亿元,同比下滑7.94%;净利润为2455万元,同比下降31.72%。而作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百丽也发布了盈利预警,预计百丽2015/16财年净利润将比2014/15财年的47.639亿元减少35%-45%。
投资回报尚难保证
在鞋子越来越难卖的时候,企业纷纷开始另谋出路。对于此次投资电视节目制作,达芙妮方面表示,透过电视节目致力优化、加强及多元化公司的市场推广活动,以及推广品牌形象增加其竞争力。业内人士也认为,达芙妮此举正是为了借助火爆的娱乐节目,改善公司品牌推广的同时,进行多元化投资,目的在于扭转业绩颓势。
服装行业专家张庆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说,达芙妮从女鞋行业跨越到一个新的行业,对运营和管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不过,投资电视节目制作可能是达芙妮品牌推广的另一种尝试,达芙妮此前通过明星代言的方式进行推广,从消费者接受度来看,明星代言的方式明显不如通过真人秀类的电视节目进行推广的效果好。与其他鞋业品牌相比,达芙妮此前似乎更热衷于通过明星代言进行品牌推广。
加多宝通过《中国好声音》顺利渡过改名困难期后,各产品通过节目冠名做品牌推广异常流行,达芙妮也想借助这一风头无可厚非,但是如今真人秀节目在迎来集中放量的同时,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据了解,《蜜蜂少女队》第二期收视率仅为0.655%,与第一期0.748%相比还有所下滑,在2016年3月12日同时段播出的省级卫视节目收视率排名当中仅排名第十,《快乐大本营》、《花样姐姐》、《娜就这么说》的收视率分别为2.201%、1.28%、1.032%,均排在《蜜蜂少女队》之前。“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收视率直接决定着节目的影响力以及广告商的品牌宣传效益。”业内人士称。
当然,除了品牌推广的效果之外,电视节目的收益也是节目制作团队所觊觎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好声音》在第二季播出时广告费就高达10亿元,而《奔跑吧兄弟》在第三季第一集节目播出时,第四季包括冠名费等招标项目就已完成了13.36亿元的招标额。目前《蜜蜂少女队》的广告收益还不得而知,不过该节目目前已由自然堂冠名。
“电视节目并非一本万利的投资,从节目自身的质量到与同时段节目之间的竞争,都决定着这档节目的成败,因此对于投资方和广告方达芙妮而言,能否达到预期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从目前的表现看,竞争十分激烈。”行业人士如是判断。也向达芙妮发去了关于节目收视、广告收入等相关采访问题,但是截至发稿对方未有回复。
来源:中国服装网
平价连锁服饰品牌与大牌设计师或者名人合作的系列通常来说会引起抢购狂潮。早前H&M与老佛爷Karl Lagerfeld、王大仁、Lanvin热到不行。
对于广大消费者和爱好者来说,快时尚本身的定位导致联名款发售价格无论如何都会处于相对能够接受的水平,入手也相对简单,人们会觉得花了快时尚的钱买到了大牌衣服(或者说是傍大牌的衣服)。还有另一些并不怎么为大众所熟知的设计师,因为与快时尚的合作而被普及。总之,这样的合作对于任何一方来讲都是利大于弊。
近年来在中国大热的优衣库规模一直在稳定地扩张,而常常有评价说该品牌的衣服过于基础款,不够好看、时尚。于是,这个日本品牌开始打破常规,不间断地推出了好几款合作款系列。比如此前法国超模Ins de la Fressange推出的法式系列以及告一段落的与爱马仕前设计师Lemaire的联名款。
或是收到的效果不错,近日优衣库又推出了一个也许会是“爆款”的系列。如果前两个系列代表了优雅和高冷,那么其4月25日即将上市的与美国知名艺术家KAWS合作的系列大约可以用“潮”来形容。
可以先来看看这种涂鸦T恤衫,价格倒是很“优衣库”,售价99元。
另外还有印花手提包,价格分别是99元与149元。
通常合作款、限量款成为爆款的比例很高。比如此前阿迪达斯的NMD鞋子。在3月17日发售当日引起的关注程度足以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刷屏。NMD鞋子实际价格在1099元-1499元之间,但在非官方购买渠道报价则高达2500元至4000元。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爆款都可以炒到那么高。毕竟快时尚的“亲民”定价在那儿。正如优衣库UT创意总监NIGO在一个访谈里所说的:“ KAWS 和我表示希望能做出一些大家想要便能够买到的单品。UT 系列的价格非常平易近人,但我还要保证它的品质,而不是随意出品那种廉价货。”
据了解到,虽然没有头顶前爱马仕设计师这样的光环,但此次与优衣库合作的这位美国艺术家在圈内非常有名。前几年和其它品牌商合作推出销售kaws全系列服装产品,但合作结束了以后很难再买到kaws创作的服装,除非和一些商场合作推出新的展览,偶尔有一些周边产品。“KAWS的T基本上是很难买到的。因为艺术家本人极少再参与联名款制作,市面上买的都是仿品。”一位潮牌店店主告诉记者,他的朋友圈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有人‘哀嚎’着要买这个系列,“KAWS粉丝估计期待很久KAWS服装方面的新作品了。”
不管如何,搜索看到淘宝上已经有一些店铺开始有预售和代购,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一位代购甚至宣称,等到正式发售后价格会被炒到500元以上。
不过,由于优衣库本身的策略不倾向于炒作高价单品,比如之前与lemaire的合作款在售罄后,这家企业就迅速做出反应补货上新,所以应该不用太担心。
来源:中国服装网
编者按:曾有着雄心壮志的男装品牌企业希努尔,如今只能寄望于重组挽救生机。然而面对深交所两度连发的问询函,希努尔竟无言以对。在这场疑云重重的重组背后,还隐隐透露着各方资本的博弈:转让其 5500万股股权的华夏人寿,从连年亏损的小险企一跃成为A股市场上的“风云人物”,手握市值近500亿的股票;而作为接盘者的小私募重庆信三威,却又是个注册资本仅2万元,半年内即以33.75亿进驻五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席位的神秘机构。
据了解,华夏人寿的背后金主明天系正准备为其再度注资300亿,其野心何在?重庆信三威出手阔绰,究竟是否神秘人物的特殊投资平台?长江商报独家策划调查“希努尔重组迷局”报道,以期探析这些“黑马”企业的背后秘密。
近日,曾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男装品牌的企业希努尔筹划的停牌重组计划颇受业内质疑,招来了深交所连发的两份问询函。
3月31日,针对逾期仍无法回复问询函一事,希努尔证券事务代表倪海宁答复长江商报记者称,公司正在按计划推进,具体进展会及时公告。
尽管希努尔在重组预案中声称不构成借壳,但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4月1日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服饰行业持续低迷,竞争力不强的希努尔有通过重组卖壳的意图。“如果此次重组不成功,还将会进行下一轮重组。”国泰君安投行人士刘先生也认为,在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短期推出无望的现实情况下,炒作壳资源又重回升势,希努尔或寄望于卖壳摆脱困境。
主业不济 靠变卖商铺度日
中国服装十强企业、江北首个自主品牌服装上市企业希努尔,其服装主业逐渐陷入亏损深渊。
3月10日,希努尔公布了2015年年报,公司扭亏为盈,盈利2258.6万元,同比增长148.48%。不过,长江商报记者细查年报发现,看似略显亮丽的业绩,并非靠公司主营服装创造。去年,公司营业收入10.13亿元,同比下降1.62%,营业利润-0.74亿元,同比负增长10.45%,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不过,公司营业外收入1.08亿元,来源于变卖位于北京的商铺。2015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148.07%,主要是本报告期收到出售北京商铺款项所致。
希努尔在公告中称,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营销渠道、节能降耗和降低费用、自有商铺对外出售等措施使业绩扭亏为盈。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上市的希努尔,业绩从2014年开始滑坡,出现首次亏损。2010年至2013年,营收分别为10.03亿、11.48亿、11.79亿、12.59亿,同期营业利润分别为1.72亿、2.33亿、1.44亿元、0.76亿。
难看的年报首次体现在2014年。当年,营业收入10.29亿元,营业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为-0.67亿元。去年,营业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
“随着电商崛起,希努尔靠实体店铺的营销模式必然受到冲击,与低成本的电商相比缺乏竞争力。”3月31日,天风证券一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销售模式不变革将会受到生存威胁。
2014年8月,希努尔曾公告称,公司计划出售/出租不超过15家已购置的商铺。与此同时,当年年报也披露了缩减营销商铺的计划。随后,有关希努尔关店的新闻不时出现。曾有公告显示,去年上半年,希努尔关闭部分低效、无效店铺,门店净减少46家。
希努尔在2015年年报中称,今年核心经营目标,将进一步探索O2O模式与移动终端营销手段,塑造“互联网+”希努尔品牌。
屡遭问询 重组对象盈利能力存疑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14年11月,希努尔就着手布局重组。
2014年11月21日,希努尔集团将其持有的3280万股(占总股本10.25%)转让给当年初在西藏注册成立的达孜县正道咨询有限公司,交易价 3.38亿元。当时,达孜正道曾宣称不排除未来一年内继续受让希努尔股权的可能。由此,希努尔为推进第一次重组打下了伏笔。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发现,达孜正道的大股东为上海坤为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后者系上海杉杉实业有限公司设立,而杉杉实业的股东为杉杉集团、杉杉控股等。3月31日,杉杉集团一名女士亦向长江商报记者证实,杉杉实业系集团旗下公司。
去年4月29日,希努尔发布停牌及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不过,重组很快终止。6月5日,希努尔公告称,因交易双方最终未能就有关合作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业内人士称,彼时,希努尔的重组对象就是杉杉集团。之后,在9月8日,希努尔再次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希努尔披露的重组预案显示,公司拟以14.08元/股的发行价实施定增并支付现金,共作价110亿元收购星河互联100%股权,同时,拟以同样的发行价向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十名投资者定增募集配套资金69.1亿元。希努尔对星河互联的定位为“互联网联合创业平台”,其愿景是致力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动力之源”。公告显示,星河互联截至2014年末的净资产为3.78亿元,2014年的净利润4.88亿元。
希努尔的重组预案引发市场质疑,与星河互联同属创投类企业的硅谷天堂、九鼎集团、东方富海截至2014年末的净资产分别为23.1亿元、114.6亿元、6.6亿元,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3.5亿元、1.3亿元。无论是资产规模、业内名气还是所投资企业知名度等方面,星河互联与其均有差距,怪异的是,星河互联的盈利能力却远超前者。
深交所连发了两份《问询函》共计27个问题,重点提及星河互联承诺的业绩能否实现及公司实控人用于参与配套募资的资金来源等。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按照要求,希努尔应在1月11日和21日之前将有关说明材料对外披露并报送深交所,可至今公司仍在思考如何作答。
3月15日,希努尔发布停牌进展公告称,《问询函》中的个别问题仍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对此,希努尔证券事务代表倪海宁答复长江商报记者称,公司正在按计划推进重组工作,具体进展会及时公告。
私募砸千万 豪赌希努尔重组脱困
主业亏损、积极推进重组的希努尔能否成功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私募显然蠢蠢欲动,欲进场豪赌。
4月1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服饰行业持续低迷,竞争力不强的希努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从重组星河互联预案看,希努尔有通过重组卖壳意图。
希努尔的重组预案中声称,此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原因是交易前后希努尔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公告显示,希努尔实际控制人王桂波通过一家于去年11月 24日突击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翔风和顺,认购募集配套资金,新增持有希努尔21.76%的股权。这样一来,加上现已持有的股权,能够有效保证王桂波在本次交易完成后仍为实际控制人,避免此次重组构成借壳。
沈萌认为,不构成借壳上市的这一结果是依靠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桂波大举参与认购配套融资而得以维持。而实际上,正如深交所问询的一样,王桂波参与定增的配套资金来源不明,难以排除其控股权不实际上发生变更,如王桂波的配套资金来源于星河互联一方,则实控人地位就实际生变了。
券商人士王先生亦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希努尔大股东有通过重组变卖上市壳的迹象。他认为,去年7月,希努尔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股权,成功实现了股权分拆,持股比低于30%,为后续从希努尔抽身埋下了伏笔,重组星河互联则是其抽身离场的绝佳契机。
国泰君安投行人士刘先生认为,希努尔总股本仅为3.2亿股,公司总资产27亿多元,主业亏损,属于一个规模适中、较为干净的壳。在他看来,在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短期推出无望的现实情况下,市场上炒作壳资源现象又重回升势。
“如果此次重组不成功,还将会进行下一轮重组。”刘先生说,希努尔是一个较好的壳,公司本身或希望通过卖壳摆脱困局。
事实上,希努尔也在年报中坦言,面对新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亟须产业转型升级,寻求多元化发展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希努尔的未来,已有私募进场豪赌。
一名要求长江商报记者保密的私募基金经理透露,去年希努尔停牌前夕他曾斥资千万元进场。在他看来,如果此次重组成功,将会获利不菲,如果重组失败,股价相较前期已下跌近八成,再次下跌的空间不大。
“希努尔的未来或仅有两条路,重组成功,短期内以服装加互联网服务双主业,后期服装或退出;重组不成功,则会继续进行下一轮重组。”豪赌希努尔重组的私募基金经理判断称。
来源: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