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轻纺城春夏涤棉面料挂样上市增加,现货上市量局部增多,对口客商认购逐步增量,春夏涤棉面料营销活力局部显现。一些前店后厂式的布业公司和生产厂家营销部、规模性经营门市,成品涤棉混纺织物局部营销相对较为走畅,对口优质创意面料春夏季订单承接及发送比前期尚有小幅推升,春季对口面料订单承接局部多显走畅,创意面料营销活力继续提升。
近期市场,涤棉混纺坯布局部性成交仍相对较为走畅,成为坯布市场营销新亮点。部分规模性经营大户和部分中小经营门市春用成品T/C涤棉混纺织物挂样上市依然较多,多以吸纳订单为主,以机染、轧染类T/C65/35纱、T/C80/20纱为主原料的涤棉混纺布以制作校服、工装、休闲装、职业装为主的面料,部份布业公司和规模性经营门市优质面料订单发送依然较为活跃。
近期,传统市场以T/C涤棉混纺纱织制的各类梭织服装面料、针织服装面料等T/C涤棉面料营销局部走畅,T/C涤棉坯布、T/C涤棉染色布、T/C涤棉印花布、T/C涤棉色织布和部分优价布销量局部有增。连日来,机染、轧染类T/C65/35纱、T/C80/20纱为主原料的涤棉混纺布以制作校服、工装、休闲装、职业装为主的面料,部份布业公司和规模性经营门市优质面料订单发送依然较为走畅。
近期市场, 在多类厚薄兼具的春夏T/C涤棉面料销售中,部分因制作工作服、校服、制服所需,逐步有T/C涤棉府绸、T/C涤棉纱卡等多款分批订单承接。就整体市场而言,成品涤棉混纺织物现货成交比前期呈小幅推升走势,订单发送局部规模性经营门市亦有小幅增量。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春市亮点局部性依然显现,涤棉混纺织物春市营销局部仍显活跃。
连日来,传统市场常规类染色T/C涤棉府绸、T/C涤棉纱卡、T/C涤棉线绢、T/C涤棉帆布类品种,现货成交仍显不足,部分二级市场对口客商尚有小批量多品种色泽成交,较大批量成交仍显不足;部分服装厂家订单批次仍有小幅增加。春季涤棉混纺织物市场内各中小经营门市成品现货品种输入依然有限,整体市场现货成交仍显不足,销售冷热分化依然较为明显,部分规模性经营门市春夏季订单发送的仍显走畅,销量比前期尚有小幅推升。
来源:全球纺织网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有多家外媒报道,国内的纺织巨头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如意”)收购了法国时装公司SMCP。
无疑,国内的传统制造商已进入持续的、低增长的发展阶段。为了改变这一状态,这些企业试图寻求其它途径来维持增长。它们期望通过收购知名品牌来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但交易完成后如何经营也许才是决定这次交易成功的关键所在。
海外并购
2015年9月,山东如意已经开始关注并准备洽购SMCP,当时该公司最大控股方为KKR&Co.LP。除了山东如意,还有其他潜在买家,其中包括实力雄厚的一直专注于消费者行业投资的英国私募股权公司Lion Capital LLP。2016年3月初,又爆出消息称,香港太古集团也提交收购申请。
不过,这一交易在历经数个月后最终才尘埃落定。山东如意董事长邱亚夫4月4日向记者确认集团已经收购了SMCP集团,但他并没有透露未来的计划。
根据山东如意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SMCP集团旗下的Sandro和Maje品牌分别由Evelyne Chetrite和Judith Milgrom姐妹俩于1984年和1998年在巴黎创立,并一直担任品牌的创意总监。Claudie Pierlot由Claudie Pierlot女士创立于1984年,并于2009年被收购。随后,2010年SMCP成立。同年11月,LVMH旗下投资机构L Capital和Florac联手购入并平分SMCP SAS51%的股权。2013年,全球私募巨头KKR&Co.LP以含债务6.5亿欧元控股SMCP SAS,拥有69.75%的股权。此次收购后KKR以及创始人将在公司中保留少数股权。
成立于1972年的如意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商之一。2014~2015年度,如意集团位居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第一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96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42位;拥有超过二十家子公司,其中包括两家分别在中国和日本上市的子公司;创新研发的全球顶尖纺织技术“如意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德国 BOSS、意大利 ARMANI、ZEGNA等多个高端服装品牌的供应商。
山东如意近年来对外收购动作不断。2010年,如意集团将出资约40亿日元(合4400万美元),收购Renown 41%的股份。而这也是中国民企收购日本东京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第一案。2013年入股苏格兰粗花呢生产企业Carloway;2014年,又成为德国男士西装生产企业Peine Gruppe主要股东,拥有旗下Barutti和Masterhand等品牌。
转型时装
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了低利润区的制造环节,从事产业中游的原材料加工制造,为全球的下游品牌产品供应质优价平的原材料。山东如意的收购也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逻辑:从产业的上游走到利润更加高的下游,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和较高附加值。
“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话语权和地位,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意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大范围、大规模的企业收购、并购,快速壮大自己。”邱亚夫2015年年底在一次公开论坛中透露,其公司正在实现从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向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转型。
浙江万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外战略投资总监谢峰表示,现在不少国内纺织企业通过并购现有的成衣品牌来嫁接自身生产能力可以理解,“如意自己有生产高等的面料的能力。通常,面料厂商需要找到中间商、代理商才能将面料提供给品牌,但现在收购过来后,直接省了中间环节”。
此前有传上述这项交易的金额达到13亿欧元。记者4月4日向山东如意方面求证时得到的回复是,“差不多。具体以此后公告为准”。
“中国的资本今年非常活跃。”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告诉记者。
近一周内,除了山东如意,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03608.HK)的关联公司也在日前被媒体报道购入了法国的蕾丝生产商Desseilles。而在上周日,法国《回声报》则爆料称,已有三家企业向法国时装品牌Pierre Balmain(该品牌去年曾与服饰快时尚公司H&M合作推出限量合作款)发出收购要约,其中一家公司来自中国。
不过,山东如意此次的购价格在周婷看来显得过高。“目前并不是收购品牌的好时机。”她认为,“现在是品牌售价的高点,接下来品牌价值会大大缩水。”
周婷甚至悲观地认为,国内企业其实并不太具备孵化海外品牌的能力。
截止到目前,山东如意并未对外透露收购SMCP后如何经营,因为,接下来还需要四个月才能完成正式的股权交割。
不过,邱亚夫表示,如意集团不会参与后者的运营,只会以大股东身份从战略层面提供支持。“山东如意集团将坚持SMCP的设计及创意团队继续在总部巴黎运营,以维护SMCP的时尚基因以及其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SMCP在保留其现有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他说。
截止到2015年12月,SMCP在全球有1118家销售网点,其中906家为直营,212家为合作经营。SMCP的品牌遍布世界33个国家,服装价格大多在200欧元左右。
SMCP整个集团在大中华区域总共运营了60家门店。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市场对于集团仍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多数海外同类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是其两倍。
此前,采访一些商业地产的人士时了解到,目前国内的新建的购物中心倾向于寻找新面孔的品牌入驻。
另外,线上销售也是一个渠道。在双方达成协议后,最新更新的信息是Sandro和Maje将在4月8日在天猫上开设官方旗舰店试运营。那么,这些会是它们未来的机会吗?
来源:中国服装网
近期,一些涉棉机构相继发布了2016年新疆意向植棉面积报告,报告内容显示今年新疆植棉面积继续下降,但降幅小于去年。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出现下降,其中原因何在?
据相关报告了解,新疆植棉面积连续下降最主要原因是国内棉花供求过剩,价格持续走低,棉农植棉收益大幅下降,仅能依靠财政补贴维持。尤其在今年3月份,市场棉价持续回落,棉农减少植棉的意向有所增强。
此外,国家下调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引导种植结构调整,也对植棉意向产生一定影响。2016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为18600元/吨,比2015年下降 500元/吨,而2015年的目标价格又比2014年下降700元/吨,目标价格连年下调令棉农植棉决心有所动摇。不过调减后的目标价格仍大幅高于市场价格,这表明国家依然重视新疆棉花生产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稳定宜棉区的面积。
除了上述原因外,补贴发放快慢是否也会影响到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呢?2014年新疆目标价格按照“棉花产量+面积”进行补贴,前后共分四次才将全部补贴兑付给棉农,不仅大幅增加了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延迟了棉农领取补贴的时间。据悉,新疆自治区直至2015年1月和2月才公布了2014年度棉花面积补贴标准和交售量补贴标准。棉农认为补贴发放时间正好经历春节和春播两个特殊时期,恰是急需资金的时候,如果补贴资金能够及时兑付,无异于雪中送炭。
2015年新疆自治区对棉花补贴发放流程进行了优化,不仅提高了发放效率,而且缓解了棉农备耕、还贷时遭遇资金紧张的局面。据了解,2015年的棉花补贴共分两批发放,第一批补贴于12月初就已兑付给棉农;截至2016年3月底,第二批棉花补贴也基本兑付给棉农。今年新疆植棉面积降幅小于2015年,或许补贴发放进度加快也在稳定棉农植棉意向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