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跨越有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己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寻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和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
来自商务部科技司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因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已从20世纪中后期的每年4亿美元~5亿美元上升到本世纪初的每年10亿美元左右,2008年就比2004年增加3.6亿美元,增幅高达54.55%。
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是中国服装纺织品出口的五大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2%。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增加了纺织品服装出口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增强了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盛行在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纺织品在出口时更容易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如2008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因绿色贸易壁垒而遭受的损失中,欧盟、日本和美国造成的损失分别占到了25.26%、24.22%和 23.16%。
受限内容涉及到了环保法规、环境标准和合格评定各个方面,主要是:(1)纺织品甲醛含量超标。(2)织物和面料中使用了偶氮染料。(3)纺织品上砷、铬、铜、铅、汞、镍残留量超标。(4)纺织品的标志或标签不符合进口国的法律规定。(5)纺织品包装不符合环保和绿色包装要求。(6)生产厂商没有取得1SO9000质量体系认证。(7)生产厂商没有取得1SO14000环境系列认证(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已作此项要求)。(8)纺织品上没有环境标志认证。(9)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没有FTC标志认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标志认证)。(10)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没有 CPSC标志认证(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标志认证)。
受到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第一,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其中主要是棉纱线和棉机织物);第二,服装及衣着附件(其中主要是织物制服装、非针织或钩编织物制服装、针织或钩编的服装)。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是很显着的。它的实施在某些方面对中国纺织服装绿色化产品的开发和行业环保观念的转变会起到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同时,它也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构成了很大的障碍,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来源:全球纺织网
2016年初,极少发微信朋友圈的陈年,更新了一条状态:“最近两天,有机会回望凡客重置这两年,心里最想说的话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然后,重归于好。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这句话,出自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在那本巨著中,乌尔比诺医生垂危之际,用尽全力将最后这句话说与自己的妻子。只是,陈年更新朋友圈时,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凡客旧部、过往用户抑或凡客自己。
自2015年4月“一封情书”发布会至今,陈年没有在任何场合公开露面,也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老骂我。”他苦笑道。而更为难堪的是,在凡客重置、陈年蛰伏期间,这个曾经的电商传奇,已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凡客还活着?”提及凡客,数位受访用户第一时间如此发问。
但确实,凡客还活着。这个创立9年、融资轮数高达7轮、仍未上市但喘息至今的企业,已成为一个电商界无法复制的样本。并且,陈年坦言现在自己无比轻松:库存及债务问题都解决了。凡客不仅还活着,而且熬过了最为黑暗的那段时间。
劫后余生
凡客之前,陈年从未与一个企业相处长达9年之久。
在卓越网,陈年挂职4年,后因其易手亚马逊而出走;与我有网的缘分仅1年多,便就此了断。直到38岁时创立凡客,这个只比陈年的女儿大几个月的企业,某种意义上就像陈年的另一个孩子。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孩子”命途多舛。在“凡客体”风靡的2010年,凡客营收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300%,不仅是垂直电商老大,更在全行业排名第四。2011年,凡客开始变得野心勃勃,年营业额从1月份制定的60亿,“修正”为3月份制定的100亿。
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凡客开始大幅度扩张人员、地盘,不断增加库存单品量来进行市场份额的扩张。在鼎盛时期,凡客的员工总数达13000人,拥有30多条产品线。“那时候,我每天都有新念头,什么都想要,什么品类都想做。我们玩命招人的时候,最疯狂的一天可以入职500人;两个月内,我们在全国建立了30 个库房。”陈年直言。
可是,在商业社会里,不可能永远超速前进,凡客膨胀的速度,终究比不上幻觉破灭的速度。扩张过快,品质难以跟上,造成用户流失,进而库存高企。2011年底,凡客库存达14.45亿元,总亏损近6亿元,营收为32亿元,仅完成既定目标的三分之一。尽管此后陈年开始想尽办法降库存,提高毛利率,却收效甚微。最后的结果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陈年每天都要面对债主追逼。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年痛定思痛,决定压缩人员,将产品减为只剩一款白衬衫。在陈年看来,除去免烫衬衫是可以体现技术工艺和壁垒的东西之外,凡客创办之初,也是以衬衫起家的,“只不过后来越做越疯,就把当初的念头给忘了”。
如今陈年在回溯这段过往时,显得更为冷静释然,也颇有了些自嘲意味,“凡客彻底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快。”从13000多人锐减至现在的180人,策划团队仅3人,从曾经年营收高达60亿到去年营收5亿,从百度搜索指数最高一度超过12万,如今仅4000多,好在曾经高筑的债台,到2015年8月终于消停。“这些都是快的结果。关键是怎么慢下来。”
回归文艺
对于如何慢下来这个问题,陈年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见到陈年时,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二十余本书。从《民国名人再回首》到《抗战一瞬间》,从《普希金抒情诗选》到《穆旦诗文集》,也有《纺织记》和《男装经典》这样的服装类作品。这些,就是如今他工作期间大部分的涉猎内容。
“等到真正放松下来之后,自我才会浮现。”陈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近来正在研究穆旦,把穆旦所有能看到的资料都看了一遍,写了一万多字的穆旦小传。事实上,陈年在认真考虑将公司具体业务转给联合创始人柯林丽,自己则从事自己的文化“老本行”。
“曾经我以为自己特别会融资,特别会做企业,特别会挣钱,但那些其实并不是我的本事,只是机缘巧合。”陈年指出。直到去年12月初,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最初来到北京时,只想做一个写作的人。“从1994年到1999年,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编报纸、做采访、写东西。甚至直到2004年,卓越网被卖掉之前,我在那里的工作,也是把我认为的好书介绍给用户。”
在陈年看来,品牌就是正确的自我表达。而只有阅读与文字,才是最能代表陈年自己的东西,也是他真正和唯一擅长的事。
初萌此意之后的12月中旬,在前往上海火车站的路上,陈年望着车窗外的雨水,想起《小团圆》中的那句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念着念着,陈年突然灵光乍现:这样的文字,为什么不可以表达到衣物上?
这也正是凡客团队最近3个月来所做之事,将张爱玲、马尔克斯、穆旦的文字当做设计师的灵感,设计为图案之后,印到T恤上。而在衣服背后的衣领或衣摆处,印上图案所对应的繁体文字。如果说,正面的图案像一个谜面,那么背后细小排布的文字,就如谜底。如今,这一项工程即将告一段落,4月7日,这一系列文化T 恤已在凡客官网上线。
选择张爱玲及马尔克斯,是缘于这两位作家的知名度,“张爱玲与马尔克斯在中国有几千万读者群,无论是我们或年轻一代人,都有喜欢他们的人。”陈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另外,我们想做一个诗人。穆旦的作品我从18岁开始接触,如今29年过去之后,读起来依然无比激动。他的作品中,不是一味抒情,抒情背后拥有的冷静,才是他作品横跨几十年依然生命力强大的原因。”
曾在凡客担任品牌营销总裁助理的沈威风支持陈年去做这样的事,因为这件事真正符合凡客品牌的气质。此外,于她而言,这是给了她一个购买的理由。“对于T恤的图案,我和陈年一样无法判断,但是对于诗文和语句,我有自己的偏好。我愿意把‘沉默的,是爱情’这样的句子,写在自己的身上。”
曾任凡客高级公关经理、参与 “凡客体”事件的李剑雄介绍,陈年本身是个很随和的领导,非常具有人文情怀。互联网业内人士赵刚更是用“文艺中年”来形容陈年,在他看来,这次文化T恤的呈现,“显然也是想走文艺范儿了”。而在凡客品牌总监刘亿林看来,经历了这么多,陈年已经想得很明白,“他是真正最爱凡客的人。”
重新认识
在采访期间,陈年两次提到“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句话。一方面是对过往的追悔,另一方面,则是情绪缓和之后的坦诚。在凡客最糟糕的那段时间,在那个各种传言满天飞的日子里,陈年坦言自己的情绪有些极端,也说错了不少话。
当时的陈年认为,做错了事,就应该有承认错误的决心和勇气。于是,他在2013年下半年,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宣布了凡客的惨烈转型,“我们把位于市中心写字楼的租金都已经交了,可还是决定搬家。”在陈年看来,蒙混过关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不从思想深处把问题解决掉,凡客没有未来。
因此,陈年开始变得严厉,经常会口出狠话。他曾劈头盖脸地痛斥员工,称“你们做的就是垃圾”,也曾质问凡客衬衫经理“能不能先把一件衬衫做好”——要知道,当时这位衬衫经理,已经在凡客做出1400万件衬衫,这句话的潜在解读,其实就是对过去1400万件衬衫的否定。
“那个时候,我经常对员工说一句话就是,把你们脆弱的心灵放在一边吧。如今想想,这些过激的言语可能确实会非常伤人。我能做到的事,别人未必能做到,要求他们与我一样,很难被人接受。”陈年感慨道。
但即或如此,凡客旧部与凡客本身仍有千丝万缕的情感牵连。在沈威风看来,即便离开凡客,对这里的感情也是浓烈的。这让陈年尤为感慨,也开始觉得其他员工或许亦然。“那时加入凡客的员工,大多是年轻人,在凡客的五六年时间,是他们最美好的感情。”陈年介绍。“只是,我当时确实无法跟每个员工都做面对面的沟通,最后只得用了决绝的方式与他们分别。”
甚至,尽管凡客此前遭遇产品品质下滑危机,部分用户对凡客也仍旧心有所系。一位自2007年便关注凡客的90后用户说,除自己之外,父亲也青睐于凡客的衬衫,如今自己家里,仍会整箱整箱购置“凡客出品”。陈年此前在社交媒体宣布凡客春夏推新之时,也有用户拍下凡客产品的照片,告诉陈年,这是几年前买的,如今仍在穿。
“无论作为互联网品牌还是中国服装品牌,凡客做出了许多种探索,这是凡客本身的价值所在。”陈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即便在2015年,也有两三百万的用户购买了凡客的产品,否则我们不会熬过难关。”在他看来,用户的支持与需求,是凡客最宝贵的财富,而赢得用户支持的前提,是产品本身。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陈年第二次说完这句话时,便笑了起来。这个“文艺中年”在采访全程中,说到开怀或动情之处,总会代以大笑,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缝着,让人看不清,那里是否有些湿润。
来源:中国服装网
服装行业的洗牌正在走向深水区,“精工细作”和“创新能力”能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一个品牌未来的存活。
随着各种服装品牌的涌现,特别是价格亲民的快时尚品牌的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穿着当下最流行的款式,因此如果仅仅看重款式的话,时尚早已成为了所有服装品牌的共性,而当下消费者最需要的,应该是进一步对“品质和创新”的要求,而只有“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才是实现品质和创新的重要保证。
或者可以说,现在国内服装界最缺少的就是工匠精神。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健民曾经表示,“目前国外服装品牌最值得国内学习的就是他们的工匠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广义的,不仅是对产品本身、还包括企业对极致、卓越态度的追求”,也就是要不工匠精神变成一种企业文化,根植在企业发展的血液中。”
如果说,前二十年服装行业整体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那么近十年,服装行业的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依靠抄袭国外品牌的野蛮式生长早已经不能适应今天行业的发展情况。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5%,较上年下滑3个百分点,增速呈持续放缓趋势。2015年服装类商品销售单价同比下降3.6%,是2003年以来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单价首次同比下滑。但价格的下降带来了服装销量的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大幅提高5.1个百分点。可以说,告别爆发式的增长期后,我国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
而像所有产业一样,当一个行业处在高速爆发式增长阶段时,身处其中的企业必将全然关注在销量和盈利上,而无暇顾及内部结构调整,产能优化等等短期不会带来效益的重构上,而一旦进入平稳发展期后,企业或许可以把目标从盲目追求高收益的阶段中调整过来,进行中长期的战略定位和内部调整,也就是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
眼下,服装行业就在这一阶段,调整的好、能够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企业将减少被洗掉的风险,甚至还可以通过内生式或外延式的增长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实现新的发展;而不能及时调整、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仍旧延续此前粗放模式增长的企业,就必然成为被大浪淘沙洗掉的那一部分。
那么,该如何调整呢?精准的品牌定位、精细化的管控管理,渠道变革体系的构建这些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互联网深度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线上模式的特性,打造符合互联网思路的电商品牌也都是转型的方向。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模式如何转变,对衣服本身来说,品质永远是最重要的,就像无论新媒体的渠道有多么广泛和快速,也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本质一样,作为一件商品,褪去各种华丽的营销包装后,我们终将要把眼光放到衣服本身的品质上来。
此外,随着70、8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可以说这一代消费者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有一定的审美品位,他们正在成为越来越理性的成熟消费群体。以女装举例,2014年我国女装消费中,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规模的增速分别为28.48%、20.62%和17.43%,其中高端女装市场的增长动力最为强劲。而受益“她经济”时代下女性收入增加和消费理念升级,行业分析师预计中高端女装行业继续领跑女装甚至整个服装行业。由此可见,个性化的高品质服装最受国内主力消费人群的青睐。
而除了品质外,服装行业的创新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刻苦钻研。比如长期之力于自主原创的舒朗,截至目前已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在2015年,其自主研发的“一种翻立领的加工方法”和“一种连帽大衣的加工方法”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荣誉,而且舒朗旗下的诸多品牌也皆为原创,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正是凭借着这些自主创新的核心工艺,支撑起了舒朗多品牌的运作方式,使它成为了国内多品牌运作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
而吴健民所说的“国内企业应该按照工匠精神去开发自己的原创产品,去寻找自己的创意点,而不是盲目的抄袭”,或许也可以看作是业内众多服装企业对自身转型的一种期许……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