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区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纺织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加码自身“含金量”的力证,也是继过去两年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后的又一显著表现。面对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内地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疆、生产条件和环境持续优化等因素,纺织服装市场逐步进入需求导向。
针对这些市场因素导向,已经有企业瞄向服装产业链下游。今年3月底,新疆罗布麻特色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波西努姆罗布麻生产基地在库尔勒开工,标志着全国唯一一家以生产罗布麻面料、罗布麻针纺织品的企业在库尔勒纺织服装城落地。将罗布麻纤维加盟到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既延伸了特色植物资源的产业链,又填补了纺织服装业中麻纺织原料的空白。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多个文件。中央新疆办在去年召开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金融支持和市场开拓工作协调会,并委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进行实地督查和指导。
去年,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17.9亿元,较2014年增长231%,新增纺织服装企业382家,实现新增就业9.7万人。显然,今年一季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取得的成绩延续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利好势头。
来自自治区纺织行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6.91亿元(其中兵团5.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4倍。招商引资纺织项目108个,到位资金21.67亿元,同比增长3.35倍。新增就业2.7万人(不含兵团),增长14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9.7%、纱产量增长61.3%、布产量增长73.2%、化纤产量增长17.7%。纺织品服装出口54.4亿元,增长30.9%,纺织机械进口增长20倍,纺织服装税收增长48.8%。3月末,全疆纺织服装产业贷款余额112.9亿元,较年初增加21.4亿元,同比多增19.4亿元,增长103.3%。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都得益于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中央新疆办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区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的大力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纺织行办主任梁勇说。
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大力气重视招商引资和投资驱动。去年,全区新引进的纺织服装产业有103家在新疆投资建厂,其中不乏江苏金昇、天虹等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产业以及红豆等服装品牌企业,华孚、新野、如意等前几年在疆投资的企业也顺势而为,加速扩大生产规模和产能。如今,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投资热度最高的地方,新疆具有绝对优势。
另外,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我区着重发展“三城七园一中心”格局,中央支持的基建资金也主要是用于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据梁勇介绍,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园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和纺织服装标准厂房,截至去年已经完成了7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新疆社科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兹纲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得益于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明显改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来源:全球纺织网
从“产业集群”到“工厂式生产”,再到今天这个颠覆性的年代,中国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生产模式的改变。当前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工业4.0” 第四次工业革命热潮正在欧洲掀起,德国“工业4.0”战略在这轮智能制造革命树立了全新标杆,明确提出将机械生产、互联网、物联网三者紧密结合,实现原料配送、生产与物流的智能化,并从根本上改变商品的生产流程和方式。在此背景下,以中国服装业为代表的工业4.0改造率先启动。
那么,中国的服装行业要实现工业4.0面临哪些挑战?
“近年来国内服装市场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原创服装的需求快速增加。服装加工呈现小批量,多批次,快速反应以及高品质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传统服装行业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这个挑战,服装加工开始由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变为小批量整件生产。”专注于快时尚行业的科技型服装供应链公司杭州工巢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总如此表示。
很显然,目前整体服装产业的供应链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特别是适应现在快速反应需求的供应体系更是处在初级阶段,这和消费端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谁能把握住这个需求,谁就会站在服装工业4.0的风口!
杭州工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快时尚行业的科技型服装供应链公司。工巢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了一流的柔性服装供应链,帮助服装卖家完成从服装款式设计开发到最终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业务,真正解决服装库存和个性化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痛点。团队去年也获得了来自国内最大的服装缝纫设备制造商杰克股份的首轮天使投资,双方在服装智能化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将机械化生产和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工巢服装供应链工业4.0的进程。
服装工业4.0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小批量快速反应,解决交期和品质之间的矛盾。而工巢服装供应链在推进服装工业4.0的进程中恰恰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工巢的目标就是要做到真正的小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目前存在几个障碍,一个是从客户端的,由于生产供应周期长,客户只能将生产批量加大进行备货,另一个是生产端,工厂不愿意加工小批量。
对于生产端来说,不愿意进行小批量生产的原因在于几点:订单管理成本高,裁床成本高,工人要换线适应一个新的款式加工的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例如原来某个工人正在做T恤的,并且他一直擅长做T恤的,现在要他马上换成做衬衫,他的适应周期很长,成本就很高,如果批量小,工人刚适应做衬衫,结果生产任务已经做完了,这样这个工人做这批衬衫的平均成本就会很高)。那么针对这几个问题,工巢是怎样在推进服装工业4.0的进程中解决的?
在订单管理方面,通过系统运作将管理成本降到最低;裁床方面,通过订单的智能管理提升裁床效率,降低裁床成本;工人换线成本方面,通过智能派单系统可以将每个款式派发到最擅长做该类款式的并且正在做同类款式的工人,大大缩短工人换线适应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这些细节方面的优化,小批量订单的加工就不是难题,成本提高也非常有限。客户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那么库存问题可以大大缓解。
品质和交期的问题在工巢服装供应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工巢将业界最先进的需求管理理念植入到客户CRM系统,能够清晰的抓取到客户的需求,同时将开发全流程数据化,开发过程快速准确。开发完成后,会将所有款式相关信息标准化归档,如BOM,工艺单,CAD等;这些数据,在日后翻单时可以马上使用。所有进程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线实时查看,订单进展到哪一步一目了然;生产数据更可以细化到哪一件衣服在哪个工序由谁在什么时间完成;这让笔者想到了物流跟踪系统,订单一下,客户就能实时在网上查看订单到了哪一步。通过生产大数据的抓取,可以根据每个工人的特长智能派单,擅长做T恤的,那么T恤的订单就会智能优先派给他,这样做出来的T恤一定是速度快质量好的。做到了这点,就相当于拥有了问题追溯系统和评价系统,可以对每件衣服进行问题追责,也可以给每个工人进行打分评价,这反过来也会提高工人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
服装工业4.0的进程是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过程,通过科技手段优化服装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服装加工的效率和品质,解决市场的个性化小批量需求,这是每一个服装人的职责所在,工巢人每一步的努力和进步让工巢在服装制造行业越站越稳,业务越做越大,引领行业享受服装工业4.0的饕餮盛宴。
来源:中国服装网
4月29日上午,来自国内21家媒体的记者与金华的26家银行的代表,参加了由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主办的“2016银行+媒体·走进兰溪纺织”活动。
兰溪纺织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兰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产业发展,将时尚纺织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产业来培育,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已成为兰溪最大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行业拥有企业16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8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7家,各类先进织机2.3万台,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有休闲面料、牛仔、毛巾、纺纱、印染、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七大门类,形成了从初级坯布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格局。全行业年产休闲面料20亿米,全国第一,可绕地球50圈;毛巾6亿条,全国第二;牛仔面料3.7亿米,占全国七分之一,全球出口总量的15%。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国纺织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兰溪纺织行业逆市飘红,产业集群地位不断提升,“浙兰纺织”品牌日益突显,先后获得了中国织造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牛仔面料出口共建基地等“国字号”金字招牌。自2002年以来,兰溪纺织行业连续13年高速增长,纺织项目投入每年都占全市工业投入的30%以上。
2015年,纺织产业实现规上产值309亿元,销售收入258亿元,纺织品出口6.67亿美元,占据兰溪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54.3%)。今年一季度,纺织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规上产值65.2亿元,增长7.9%;利润总额1.5亿元,增长29.4%。
银行界人士、媒体记者近百人走进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奇锦纺织有限公司、浙江万舟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兰棉纺织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感受兰溪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金梭纺织为兰溪最大的牛仔面料企业,年产各类高档环保品牌牛仔面料5000多万米,品牌时尚休闲服装1000多万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南美洲、南非、美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奇锦纺织是兰溪打造时尚纺织首家企业,其产品全部为色织布,并做成围巾等终端产品;万舟纺织为目前兰溪投资最大的纺织企业,总投资17亿元,分三期建设,为50万纱绽生产线,一期11.52万锭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投产,单幢厂房全省最大;兰棉纺织有限公司有全球最先进的丰田810织布喷气织机648台,年生产能力8000万米高支、高密服装面料、高档弹力棉面料。
近年来,各家银行给兰溪纺织业的扶持贷款稳步上升,已经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又有15家银行和35家纺织企业达成18.6亿元信贷资金合作意向。活动现场,工行、农行、中行、民泰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6家银行负责人还与万舟纺织、用九纺织等1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3.58亿元。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