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来自国内21家媒体的记者与金华的26家银行的代表,参加了由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主办的“2016银行+媒体·走进兰溪纺织”活动。
兰溪纺织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兰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产业发展,将时尚纺织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产业来培育,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已成为兰溪最大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行业拥有企业16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8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7家,各类先进织机2.3万台,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有休闲面料、牛仔、毛巾、纺纱、印染、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七大门类,形成了从初级坯布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格局。全行业年产休闲面料20亿米,全国第一,可绕地球50圈;毛巾6亿条,全国第二;牛仔面料3.7亿米,占全国七分之一,全球出口总量的15%。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国纺织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兰溪纺织行业逆市飘红,产业集群地位不断提升,“浙兰纺织”品牌日益突显,先后获得了中国织造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牛仔面料出口共建基地等“国字号”金字招牌。自2002年以来,兰溪纺织行业连续13年高速增长,纺织项目投入每年都占全市工业投入的30%以上。
2015年,纺织产业实现规上产值309亿元,销售收入258亿元,纺织品出口6.67亿美元,占据兰溪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54.3%)。今年一季度,纺织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规上产值65.2亿元,增长7.9%;利润总额1.5亿元,增长29.4%。
银行界人士、媒体记者近百人走进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奇锦纺织有限公司、浙江万舟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兰棉纺织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感受兰溪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金梭纺织为兰溪最大的牛仔面料企业,年产各类高档环保品牌牛仔面料5000多万米,品牌时尚休闲服装1000多万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南美洲、南非、美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奇锦纺织是兰溪打造时尚纺织首家企业,其产品全部为色织布,并做成围巾等终端产品;万舟纺织为目前兰溪投资最大的纺织企业,总投资17亿元,分三期建设,为50万纱绽生产线,一期11.52万锭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投产,单幢厂房全省最大;兰棉纺织有限公司有全球最先进的丰田810织布喷气织机648台,年生产能力8000万米高支、高密服装面料、高档弹力棉面料。
近年来,各家银行给兰溪纺织业的扶持贷款稳步上升,已经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又有15家银行和35家纺织企业达成18.6亿元信贷资金合作意向。活动现场,工行、农行、中行、民泰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6家银行负责人还与万舟纺织、用九纺织等1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3.58亿元。
来源:全球纺织网
新疆纺织行业持续发力

日前,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区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纺织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加码自身“含金量”的力证,也是继过去两年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后的又一显著表现。面对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内地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疆、生产条件和环境持续优化等因素,纺织服装市场逐步进入需求导向。
针对这些市场因素导向,已经有企业瞄向服装产业链下游。今年3月底,新疆罗布麻特色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波西努姆罗布麻生产基地在库尔勒开工,标志着全国唯一一家以生产罗布麻面料、罗布麻针纺织品的企业在库尔勒纺织服装城落地。将罗布麻纤维加盟到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既延伸了特色植物资源的产业链,又填补了纺织服装业中麻纺织原料的空白。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多个文件。中央新疆办在去年召开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金融支持和市场开拓工作协调会,并委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进行实地督查和指导。
去年,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17.9亿元,较2014年增长231%,新增纺织服装企业382家,实现新增就业9.7万人。显然,今年一季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取得的成绩延续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利好势头。
来自自治区纺织行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6.91亿元(其中兵团5.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4倍。招商引资纺织项目108个,到位资金21.67亿元,同比增长3.35倍。新增就业2.7万人(不含兵团),增长14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9.7%、纱产量增长61.3%、布产量增长73.2%、化纤产量增长17.7%。纺织品服装出口54.4亿元,增长30.9%,纺织机械进口增长20倍,纺织服装税收增长48.8%。3月末,全疆纺织服装产业贷款余额112.9亿元,较年初增加21.4亿元,同比多增19.4亿元,增长103.3%。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都得益于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中央新疆办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区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的大力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纺织行办主任梁勇说。
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大力气重视招商引资和投资驱动。去年,全区新引进的纺织服装产业有103家在新疆投资建厂,其中不乏江苏金昇、天虹等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产业以及红豆等服装品牌企业,华孚、新野、如意等前几年在疆投资的企业也顺势而为,加速扩大生产规模和产能。如今,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投资热度最高的地方,新疆具有绝对优势。
另外,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我区着重发展“三城七园一中心”格局,中央支持的基建资金也主要是用于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据梁勇介绍,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园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和纺织服装标准厂房,截至去年已经完成了7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新疆社科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兹纲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得益于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明显改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来源:全球纺织网
日前,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区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纺织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加码自身“含金量”的力证,也是继过去两年我区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后的又一显著表现。面对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内地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疆、生产条件和环境持续优化等因素,纺织服装市场逐步进入需求导向。
针对这些市场因素导向,已经有企业瞄向服装产业链下游。今年3月底,新疆罗布麻特色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波西努姆罗布麻生产基地在库尔勒开工,标志着全国唯一一家以生产罗布麻面料、罗布麻针纺织品的企业在库尔勒纺织服装城落地。将罗布麻纤维加盟到纺织服装产业链中,既延伸了特色植物资源的产业链,又填补了纺织服装业中麻纺织原料的空白。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多个文件。中央新疆办在去年召开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金融支持和市场开拓工作协调会,并委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进行实地督查和指导。
去年,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17.9亿元,较2014年增长231%,新增纺织服装企业382家,实现新增就业9.7万人。显然,今年一季度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取得的成绩延续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利好势头。
来自自治区纺织行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6.91亿元(其中兵团5.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4倍。招商引资纺织项目108个,到位资金21.67亿元,同比增长3.35倍。新增就业2.7万人(不含兵团),增长14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9.7%、纱产量增长61.3%、布产量增长73.2%、化纤产量增长17.7%。纺织品服装出口54.4亿元,增长30.9%,纺织机械进口增长20倍,纺织服装税收增长48.8%。3月末,全疆纺织服装产业贷款余额112.9亿元,较年初增加21.4亿元,同比多增19.4亿元,增长103.3%。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都得益于中央领导的关心指导、中央新疆办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我区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的大力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纺织行办主任梁勇说。
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大力气重视招商引资和投资驱动。去年,全区新引进的纺织服装产业有103家在新疆投资建厂,其中不乏江苏金昇、天虹等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产业以及红豆等服装品牌企业,华孚、新野、如意等前几年在疆投资的企业也顺势而为,加速扩大生产规模和产能。如今,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投资热度最高的地方,新疆具有绝对优势。
另外,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方面,我区着重发展“三城七园一中心”格局,中央支持的基建资金也主要是用于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据梁勇介绍,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园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和纺织服装标准厂房,截至去年已经完成了7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新疆社科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兹纲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发力得益于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明显改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来源:全球纺织网
纺服价廉物美受欢迎 俄罗斯商人来渝急寻供货商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跨境电商平台全球网贸会了解到,最近,俄罗斯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紧缺,当地商人来渝急寻供货商。网贸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下正是重庆服装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时机。
据了解,近来,原本主要依靠欧洲和土耳其供货的俄罗斯出现了很多商品大面积断货的情况,而其国内生产的商品已经供不应求。4月26日,全球网贸会俄罗斯馆负责人康斯坦丁来到了重庆,非常急切地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制造商,把东西卖到俄罗斯去,康斯坦丁表示:“不管是家纺还是服饰,我们都很需要。”
“现在在俄罗斯市场上,很难能买到心仪的家纺品。”康斯坦丁说,这些在中国市场最普通的商品,在俄罗斯已成为抢手货。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家纺业不发达,生产规模小、设备老旧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低劣;尽管价格便宜,却少有人购买。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色彩鲜艳、质感柔软,一直是俄罗斯市场的“宠儿”,甚至一度被当地消费者看作是身份的象征。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俄罗斯的销量逐年提升,2015年达到了近20亿美元。
这对渝派服饰及纺织业而言,或许是一个契机。去年,渝派服饰精品城280余家商户,真正能够盈利的大概只有一成左右。今年以来,订单再度下滑。有服装老板向记者透露,去年,不少服装企业一天的批发量能达到2000件左右,但今年,一天能做到三四百件就不错了。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接海外订单的业务,但基本上都是代工。
据了解,面临经营转型的渝派服饰,已经开始瞄准海外市场,俄罗斯成为其首选的市场之一。“我对网贸会俄罗斯展馆很感兴趣,当然希望能把我们自己的品牌输出到俄罗斯。”重庆森格莉雅服装公司的负责人程先生表示。
来源:全球纺织网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跨境电商平台全球网贸会了解到,最近,俄罗斯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紧缺,当地商人来渝急寻供货商。网贸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下正是重庆服装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时机。
据了解,近来,原本主要依靠欧洲和土耳其供货的俄罗斯出现了很多商品大面积断货的情况,而其国内生产的商品已经供不应求。4月26日,全球网贸会俄罗斯馆负责人康斯坦丁来到了重庆,非常急切地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制造商,把东西卖到俄罗斯去,康斯坦丁表示:“不管是家纺还是服饰,我们都很需要。”
“现在在俄罗斯市场上,很难能买到心仪的家纺品。”康斯坦丁说,这些在中国市场最普通的商品,在俄罗斯已成为抢手货。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家纺业不发达,生产规模小、设备老旧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低劣;尽管价格便宜,却少有人购买。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色彩鲜艳、质感柔软,一直是俄罗斯市场的“宠儿”,甚至一度被当地消费者看作是身份的象征。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俄罗斯的销量逐年提升,2015年达到了近20亿美元。
这对渝派服饰及纺织业而言,或许是一个契机。去年,渝派服饰精品城280余家商户,真正能够盈利的大概只有一成左右。今年以来,订单再度下滑。有服装老板向记者透露,去年,不少服装企业一天的批发量能达到2000件左右,但今年,一天能做到三四百件就不错了。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接海外订单的业务,但基本上都是代工。
据了解,面临经营转型的渝派服饰,已经开始瞄准海外市场,俄罗斯成为其首选的市场之一。“我对网贸会俄罗斯展馆很感兴趣,当然希望能把我们自己的品牌输出到俄罗斯。”重庆森格莉雅服装公司的负责人程先生表示。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