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成为重头戏,新疆兵团计划十年投资逾1000亿发展纺织服装业。此外, 中央设立100亿元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疆发展。这是记者从新疆兵团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新疆兵团新增落地产业援疆项目362个,同比增长19.9%;到位资金218.8亿元,同比增长35.14%,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短平快”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实现了新突破。
新疆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轻纺机电处处长唐云翔表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作为稳疆兴疆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疆兵团编制了《新疆兵团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吸纳35万人就业规划(2014—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新疆兵团规划执行期确定为10年,即2014—2023年,执行期又分三阶段:即2014-2017年、2018-2020年、2021—2023年。三个阶段合计将投资逾1000亿元。
具体看,第一阶段规划投资357-360.8亿元,实现总产值224亿元,吸纳就业8万人;第二阶段规划投资423.6-432.7亿元,实现总产值 522亿元,吸纳就业18-22万人;第三阶段规划投资238.8-250.1亿元,实现总产值1400亿元,吸纳就业35万人。
新疆兵团规划形成3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图木舒克市工业园+草湖产业园;5个特色纺织工业园:库西工业园、双河市工业园、五家渠市工业园、胡杨河市工业园、十三师工业园;2个加工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区,三师和十四师手工地毯加工区。
今年以来,兵团纺织服装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较好发展势头,纺织服装建设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到6月底累计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62.5%。
截至目前,新疆兵团引进了华孚色纺、山东如意、新野纺织、鲁泰A、江苏华芳、安徽华茂、河南新乡化纤、沙特阿齐兰等一批国内外优势企业投资建厂。
此外,新疆兵团“十三五”产业援疆的另一大重点是与央企合作。目前,新疆兵团正在推进航天科工、重庆财信集团、中信环境公司和全球铸爱等企业与兵团开展产业对接合作。3月底,新疆兵团组织召开新疆兵团与中央驻疆企业合作座谈会,重点推介新疆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点项目,借助央企在“走出去” 方面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等,带动兵团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来源:中国针织网
上半年,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去产能扎实推进,降成本掷地有声,补短板抓铁有痕,积极的迹象明显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工业领域不同产业间、同一产业内部分化加快,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市场引导的作用,更是推动结构优化的良机
在7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从上半年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数据来看,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工业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多数地区、行业和企业运行状况得到改善,积极因素逐步集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今日表示,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70%多和50%多;钢铁行业效益虽有改善,但是整个行业利润率只有1.61%;水泥和平板玻璃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亏损面分别在40%多和30%多。
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等人介绍2016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行业分化问题,黄利斌首先谈了四个方面的数据。他表示,从工业的三大门类看,产业结构在分化中进一步地优化,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状况在改变。上半年制造业增速6.9%,快于工业整体增速0.9个百分点,采矿业仅增长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
从制造业的内部来看,新旧动能转换也是在分化中加速推进。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0.2%,比制造业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医药、电子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和9.2%。传统轻工、纺织行业的增加值增速都是6.5%,增速基本稳定。再看几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粗钢产量上半年同比下降 1.1%,电解铝产量下降1.9%,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7.4%,这些行业都是负增长。另外,水泥、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速也比较低,水泥产量增速3.2%,平板玻璃只有1%。
黄利斌称,从行业内部来看,符合升级方向的行业、品牌引领和技术改造效果初显的行业表现出良好运行态势。这也说明传统产业在分化中的转型升级是在加快的。纺织业的增加值增速7.3%,其中产业用的纺织品行业的增速达到10.9%,基本型乘用车的产量上半年同比减少34 万辆,但是SU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加了109万辆,成为汽车增长的主要力量。再看有色行业,上游的冶炼行业增速只有8.3%,但是整个压延加工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了13%。和衣食住行比较紧密的食品、文教办公用品、日用化工品的增速都在7%以上。
从效益情况来看,行业分化也加重了部分行业的困难。前5个月,全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6.4%,其中制造业的利润增幅12.5%,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17.1%。但是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70%多和50%多;钢铁行业效益虽有改善,但是整个行业利润率只有1.61%;水泥和平板玻璃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亏损面分别在40%多和30%多。
黄利斌指出,应该说,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一些重大变化在这个时期出现。比如,2013年城镇户均住房超过了1套,2014年千人汽车的保有量超过 100辆。从国际可比经验来看,这些都是需求出现峰值进入平台期的一个很重要表现,与住行相关的钢铁、水泥产量出现了负增长。
第二个方面,也是市场引导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会向高收益领域倾斜,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或者行业的困难。整体来说,出现了分化也不用太担忧,它是一个正常现象。
黄利斌强调,关键问题是如何引领分化的趋势,如何推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从去年12月开始,工信部和相关部门研究了分业施策的意见,今年以来国务院分别出台了煤炭、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机械等指导意见,也是根据当前行业的特征去引导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总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修补传统产能,也就是坚定不移地去产能,多措并举降成本、突出重点补短板,同时不断地为企业发展营造好的环境。
来源:全球纺织网
运动服装企业现状
我国运动服装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品牌建设意识薄弱我国体育服装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运动服装企业以中小型居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品牌建设意识,企业长期走对外订单加工的路线,只专注于谋取短期利润,忽视了品牌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然而,很多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品牌,在企业开拓市场初期就十分注重品牌建设。我国运动服装企业应深刻认识自身与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品牌的差距,强化品牌建设意识,加强品牌建设,进而提升品牌资产价值。
品牌定位模糊国内运动服装品牌普遍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国内运动服装品牌对于自己的目标市场或者品牌内某一系列产品的目标市场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企业不能专注于一个品牌或某个品牌中的一个系列,当遭遇市场困境时,企业不断改变市场定位,导致品牌定位模糊。二是品牌内涵没有明确的定位。由于国内部分企业没有系统的品牌建设知识,只是盲目确立一个品牌,没有明确设计该品牌应有的内涵,导致品牌推广过程中品牌要表达的内涵与消费者对其的理解难以统一,推广过程受到重重阻碍。
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态势,我国部分运动服装企业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但由于企业将精力与资金集中于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以至于后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导致品牌的市场曝光率低,难以在目标消费群体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或者,有些企业虽然开展了宣传推广活动,但是形式较为单一,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够;宣传内容上与目标消费群体产生距离感。
运动服装企业机遇
对于运动服装企业来说,外国公司的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是不言而喻。外商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拥有的品牌力量更是让人生畏。 对此,国内运动服装企业首先要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是什么?这将有利于国内运动服装企业预测到竞争对手对其目前的市场地位以及财务状况的满意程度,从而推断其改变现行战略的可能性以及对我国企业战略行为的敏感性。使国内运动服装企业避免可能威胁到的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竞争对手。
其次了解外来竞争对手的能力。从他们的核心能力、成长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适应变化能力和持久力上去作分析。综合各种因素了解竞争对手,不打无准备之仗。 最后,依照现实情况,制定发展适合国内运动服装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对营销力度,地区覆盖程度的考虑上,实事求是。没必要把战略发展思维立足于当前已存在的市场,没必要采取常规的竞争方式与外商企业开展争锋相对的竞争。完全可以不限于现有的产业边界,而是极力打破这样的边界,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开辟并占领新的市场空间的战略,实行“蓝海战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和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一是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二是企业的战略和企业具体业务要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权衡利弊,挖掘和发展自身在运动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