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息显示,9月25日,国内全棉纱整体行情维持平稳,全棉纱21S、32S下游喷气织造需求尚可,交易量仍集中在32S、40S,主要喷气锦棉 系列生产需求较好。混纺纱整体价格维持,成交一般;纯涤纱个别价格下滑;人棉纱10S、30S成交量尚可,价格稳中微升。
从市场情况来看,湖塘市场纯涤纱行情走势暂稳,16s纯涤纱主流报价10000元/吨,21s主流报价10600元/吨,32s主流报价11400元/吨,实际成交商谈。近期南通地区进口纱报价略乱,部分商家报价上涨300-500元/吨,但部分为考虑下游出货问题仍未涨价,目前印度环纺C32S主流成交价格在22300元/吨左右。
坯布/面料:纯棉布行情一般,整体价格基本维持,仅有极个别厂家个别规格因库存较少价格微升,目前厂家接单情况一般,整体开工维持偏低水平,平均在65%左右,传统“金九银十”旺季,订单增加不多,市场整体所抱希望不大。河北某厂C40x40133x7263"平布报价6.90元/米,河北另一厂C40x40133x7263"府绸报价6.60元/米,绍兴某厂JC60x6090x8864"平布报价5.70元/米,山东某厂T65/C3545x45110x7663"平布报价4.30元/米。
业内表示,近期以来,部分企业纱、布销势平稳,相关企业按订单安排生产,库存在缓慢下降。但仍有部分企业销势疲软,前期库存难以消化。虽淡季结束,但纺企忧虑却在增长。据了解:一是后道印染虽开工,总体产能已大幅缩小,且印染费用上涨,瓶颈制约作用更加明显。二是9月21日起,公路汽运实施新规,严格限制汽运重量。按照新规与过去汽运实际违法超重的程度及运程计算,成本上升幅度很大。纺企的原料运进和纱、布运出的运程都不少。因此企业经营难度将大幅增长。三是棉价上涨。目前纺企仍在清库之中,故纱、布根本不敢涨价,大多还在以出货为主,但棉价却在节节上涨,商家炒作加上运费上涨,后期棉价将会更高。
来源:全球纺织网
在追求健康、环保、时尚的今日社会,对衣着面料、品味要求空前提高,既然人们需求这样的面料,针织内衣面料企业也会顺应当今潮流,开发新型针织面料,确保针织企业可继续发展。
纬编针织新型面料,除了针织面料组织结构变化外,还特别需要新型的纺织原料来配合开发新型面料,如02年开始流行的莫代尔、天丝纱线外,现在更多的是大豆纤维、竹纤维、玉米纤维、差异化纤维,等等,都是新型的材料。
既然新型的材料已经开发成功,接着下了就是针织企业开发新面料的时候,到底布料风格怎么样,这个也是针织企业所要定位的问题,还有的是染整企业怎么样配合针织厂开发新型面料,这个也要一起去探讨,每种新型面料的产生,少不了小试样,中试样,力图达到面料的最佳服用效果。刚开始的投入和收入是画不上等于号的,多多少少都会亏本,但是希望在明天的,有付出当然有收获,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技术成熟,大批量生产是才会尝到甜头。
在内衣针织面料品种里,大部分都是以棉为主的弹力布,和一些差异化纤维的混纺面料弹力布,面料以保暖为主题,要求轻盈,薄暖,舒适,环保。可现在内衣针织面料组织都以单面28针参织氨纶,成为单面弹力布,虽然40s棉纱克重可以做到160克,但是弹力和布纹已经严重受到变形,只是觉得轻盈,不保暖,更少了悬垂感。若是把克重做到190克的话,新型材料的价格都比较贵,一件衣服成本随之增加。所以怎么让制衣更合理使用好的内衣面料,就是我们针织企业所要做的。
要做到轻盈保暖而舒适的面料,第一需要纤维材料的采用,第二是针织机械的突破,第三是染整后处理的配合。在针织机械里,改变传统的28针,改用32针织造50s竹纤维纱+15D氨纶,这样一来,克重可以做到150克,但是布纹依然是细腻,保暖,富有弹性,悬垂感好,穿着舒适,克重成本底。真正赋予内衣面料轻盈,薄暖,舒适,环保,健康、护肤。这也是以后面料发展的趋势。
后处理染整方面,由于面料薄,容易钩烂,所以在染整时缸的使用也要注意,还有是纱线细,强力肯定是没有粗纱那么好,染整的张力要适当,助剂的使用也要适当,力图尽量减少对纤维组织的损害,为新型面料发展画上完美的句号。
来源:互联网
目前整个纺织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行情:一方面,下游印染厂家提前迎来“小旺季”,厂家出货延迟,订单量增大着实提振了市场迎来“金九”的信心;可另一方面,作为化纤面料的主要原料涤纶长丝却天天经历着阴跌的窘境,不少化纤厂家对“金九”逐渐失去信心。对于这“上冷下热”的行情,处于中间环节的面料市场又是表现如何呢?
等来了集中出货,印染行情爆发
随着G20峰会的结束,印染行业迎来了“小旺季”,一方面受到前期环保整治,市场产能明显减少,浙江地区供需逐渐失衡,还在产的印染企业成了“香饽饽”;另一方面受G20期间江浙地区染厂关停的影响,前期订单堆压,有些厂家急于出货,都早早把货拉去排队,也造成了染厂拥堵的现象,绍兴地区部分染厂趁机上调染费。
等不到集中补货,原料上涨不易
而与染厂截然相反气氛的则是原料厂家,G20峰会后,市场价格一直呈现阴跌的态势,市场人士原本盼望中秋节前将迎来下游集中备货,结果是无疾而终,再加上原料也是扑朔迷离,随着PTA重启装置增多,市场上涨阻力较大,再加上原油冻产预期继续酝酿,市场多维持震荡格局,上游成本支撑动力不足。再加上其自身开工率稳步上升,聚酯涤纶工厂仍以优惠出货为主,价格继续下跌。
开机率方面
前期受到G20峰会的影响,盛泽地区的喷水厂家开工维持在7成左右,不敢高开,随着会议的结束以及下游买气的上升,厂家开工率逐渐上升至8成,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萧绍圆机上升幅度较大,从限产时的3成开工率上升至5-6成,市场订单也逐渐增多,大多为内贸订单,厂家出货表现良好;此外海宁地区在这段期间订单也是明显增多,据市场人士称,近期行情好于去年同期,出货较多的厂家订单量增长幅度为10-15%。
产品方面
随着天气转凉,秋冬服装陆续上市,因此秋冬服装面料成为市场走货的主流,其中仿记忆系列、塔丝隆系列、锦棉、涤棉系列、天丝人丝产品、尼龙面料等均表现出一定的活力,成交明显好于前期,尤其是仿记忆面料在市场销量上升,除了常规的75D、150D销势之外,一些轻薄的仿记忆面料走势再度走畅。
库存方面
随着各地销售逐渐好转以及厂家严控生产负荷,市场整体库存较前期小幅走低,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指标仍显示偏高水平,去库存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一些常规化纤面料,如春亚纺、桃皮绒销售表现不畅,尤其是230T-240T春亚纺库存相对较大,厂家出货有让价操作。
来源 :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