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68元,同比增长2.4%。中国人在穿衣打扮上花的钱催生了一个庞大的服饰消费市场,这也吸引着外商们的目光。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其中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668元,同比增长2.4%,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7.6%。
巨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支出中近十三分之一用来置装。庞大的中国服饰消费市场,对外商们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美国知名休闲服饰制造商盖璞集团近日在上海宣布,目前大中华区最大规模的Gap品牌旗舰店落户南京路商业街。2018年初,集团中国零售总部也将落户于此。
创立至今已近50年的Gap于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布局了约160家门店,并在天猫、京东等中国知名电商平台上建立了电子商务渠道。
麦肯锡2016年发布的《加速前行:中国消费者的现代化之路》显示,与2012年相比,中国消费者在服装方面的花费在各消费产品门类中增长率最高。
在优衣库、H&M等海外品牌纷纷通过布局实体店和电商渠道拓展中国市场的同时,另一些海外品牌则以并购的方式进入这个前景可观的消费市场。去年4月,山东如意集团以逾1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SMCP集团,后者旗下拥有Sandro等三大轻奢服饰品牌。此外还有多个海外服饰品牌以相似的方式将中国市场纳入其全球版图。
来源:全球纺织网
2017年1-7月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报如下:
生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7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73.52亿件,同比增长1.5%。
内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7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累计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8237亿元,同比增长7.2%。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36617亿元,同比增长33.7%。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增长21.9%。
出口
据海关快报数据,2017年1-7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8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投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7月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2675.65亿元,同比增长7.58%。
效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7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78.03亿元,同比增长7.53%;利润总额767.92亿元,同比增长12.05%;销售利润率为5.66%,比2016年同期提升0.2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3.80%,比2016年同期提升0.23个百分点;三费比例为7.80%,比2016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
来源:全球纺织网
温暖的阳光、软软的细沙滩、湛蓝的海水、徐徐的海风,在这种环境下又怎少得了一套性感而时髦的泳衣呢?随着运动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泳装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7/18年泳装行业将会有哪些风云变幻,又将引发什么样的潮流趋势,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通过走访收集到了些许信息,为大家一一呈现。
【市场趋势】
1.2017/18年泳装行业整体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度假休闲旅游频频被大家提上出行的日程中,毫无疑问,这也为泳装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不少人更将泳装产业视为朝阳产业。福建浪都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明哲表示,近年来,泳装市场销量逐年递增,这与大众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息息相关。“以往的消费习惯是三年买一件,现在一年买三件也是常事,人们更喜欢出去旅游,去海边度假等等,泳镜、泳衣、泳裤等装备便是必不可少的。综合来说,现在泳装产业品类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齐全,所以销量每年都递增,每年至少有10%的递增量。”
福建省劲峰纺织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树枞表示,如果接下来中小学开设游泳课,加上主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泳装市场每年都会有大增长。另外,城镇化对泳装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许多小区都设有游泳池。七彩狐泳装集团董事长洪建库认为,2017年福建地区多数企业都将有10-20%的增长态势,预估2018也将平稳发展。泳装既是运动产业,也是休闲、旅游产业,市场前景比较广阔、明朗。
2.原辅料价格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冲击行业发展
“今年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大部分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虽然美金汇率上升,仍然无法抵消人工成本和原材料的上涨。” 洪建库感慨道。
对于原辅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冲击,洪树枞也深有体会。目前行业存在着“三提”:原材料提价格,印染提价格,工人的工资也提高,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的重视力度,印花、印染必然受到影响。而这些大波动会使得工厂的利润大幅度下降,接单量也会减少。
3.打造泳装产业生态圈,抱团应对市场变化
作为细分品类,区域抱团寻求突破成为许多泳装企业的一大选择。2016年4月17日,晋江市泳装产业协会成立,洪树枞也被推举为协会会长,他介绍道:“以往晋江泳装产业链较为零散,成立泳装协会,内部资源可以共享,信息也将更为透明化;抱团去参展,有利于提高整个区域产业的曝光度。”同时,行业恶性竞争最后只会两败俱伤,施明哲希望泳装协会的企业达成统一战线,信息互通,资源共同利用,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洪建库告诉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现如今当地人才资源、高材生毕业后大多往大城市发展,留在家乡发展的较少,当地政府部门协同晋江市泳装产业协会,希望通过建立创业园区项目、电商平台,统一仓储,统一物流,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同时也考虑免费配备电脑和住宿,吸引更多的人才进驻。”
据了解,由晋江泳装协会牵头打造的面辅料一条街也将于4月17日启动招商仪式。“建立面辅料一条街,泳装原辅材料会更细分化,资讯流通更迅速,购买材料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相信石狮、广州等地的面辅料商家也会被吸引过来。最终形成集泳装、针织辅料一条街、电商平台、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泳装产业生态圈,以抱团的姿态在国际内、外进行推广。”
【研发趋势】
1.消费者思想更为开放,产品研发要符合个性化需求
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近几年大众的消费习惯也有别于往常,洪树枞表示,最直观的印象便是大城市的女性都敢穿着比基尼,二三线城市可能还相对比较保守,要穿裙装。洪建库补充道:“随着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大家的想法更为开放,更具包容性。现在做比基尼,使用的布料逐年变少了。同时,千篇一律的款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个性化已成趋势。90后这代人思维活跃,因而在设计上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我们招聘的设计师也以90后为主,让她们来设想同龄人喜欢的泳装款式,而不是由70、80后主笔设计。”
2.健康色系受追捧,印花更具民族风情和时尚化
颜色的选择与印花的搭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件泳装的成败,而印花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施明哲表示,近几年几何对撞式、不规则花纹使用较多,随着现代人消费品味的提高,网络流行在泳装中也随处可见。浪都的产品比较时尚,紧跟网络时尚流行趋势,并不会固定使用某些特定的花纹。
“2017/18泳装会偏向使用更健康的色系,例如宝蓝或者橙色。同时刺绣受追捧,民族风也是一大方向,许多设计师都会到具有民族色彩的地区寻找设计灵感。数码印花日渐成熟,不论锦纶还是涤纶都能运用,预计整个泳装在未来五年会走向数码印花。”洪建库说道。
3.企业加大面料研发力度,功能性面料仍是宠儿
洪树枞告诉记者,这两年企业在面料上面的使用也与以往大不相同,提花、夜光、反光、功能性面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通过鲨鱼皮工艺制作出来的面料具有含水量低的优点,企业每年都加大新型材料、面料的研发力度。
采访中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泳装也使用到防水、杀菌面料。施明哲说道:“杀菌面料都是从西班牙进口,因而价格昂贵。每年都会出现新的功能性面料,但是大面积推广起来却非常难。”
洪建库表示,传统的纱线和面料利润空间在缩小,传统的印花也缺乏新意。今年皱皱布、提花、绒布、色丁等特殊面料均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产品趋势】
布局运动品类,泳装企业积极寻求新发展
由于人们对健康和健身日益关注,女性市场成为新增长点,运动内衣的兴起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不仅耐克、阿迪达斯、Under Armour等运动品牌,就连维多利亚的秘密也砍掉泳装业务,全力发展运动内衣。
走访中,几位受访者对泳装企业布局运动品类均持看好态度。洪建库认为,功能性运动内衣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适用于广泛的运动人群。同时,瑜伽、跑步裤、单车衣裤、健身服及各项竞技类服装,七彩狐均有涉及。洪树枞表示,现在的泳装厂,特别是内销企业,受季节限制,布局运动系列突围是明智的选择,与泳装淡季形成互补,否则难以抗住风浪,也难以扩张。
“随着运动风潮日趋火热,市场逐渐细分化,市场细分对于泳装来说就是新的机会。再加上泳装品类过于单一,季节性强,因此延伸其他品类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然的。因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问题,目前我们仍然将重心放在泳装,未来也将布局这些新的品类。”施明哲对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说。
【营销趋势】
以客户为中心,实现精准营销
营销方式多元化是市场需求也是用户需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也是各显神通。施明哲说:“之前泳装企业推广更多是通过赞助模特大赛,但效果不明显。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更多借助自媒体、公众平台、易企秀、企业宣传片等,通过几何裂变的方式辐射出去,形成推广;也会建立微信群,让消费者加入进来,发布新品,与消费者产生互动。现在营销越来越聚焦,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实现点对点的营销。”倾听客户声音,了解顾客需求,通过对客户的详细分析,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是有效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方式。
【生产趋势】
“机器换人”,生产更加精细化
由于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涨,加上国家提倡“中国制造2025”,以及受德国“工业4.0”推动,因而,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智能化,“机器换人”已成趋势。洪建库告诉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我们对智能化设备的投入非常大,行业上的先进设备,只要适合我们的便会购买使用。使用新型衣车、机器,制作出来的工艺精细漂亮,出错率低,同时效率更高。机械化对于大企业来说优势更明显,长久下来大企业发展迅速,泳装企业应发挥各自自身创新优势、共谋发展。”
施明哲透露,今年浪都也将引入吊挂自动化流水生产系统。流水线逐渐走向智能化,一是省人工成本,二是智能机械化误差概率更小,现在要依靠机械去控制质量,而不靠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