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织及其印染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基础较好、历史悠久的主要行业,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这篇文章里,中国针织展将为您讲解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工艺的知识。棉印染行业使用的染化料品种和数量最多。由于棉花纤维含有的大量天然杂质会影响后续加工过程和产品的质量,需要采用化学方法加以去除。棉纤维与染料的结合力主要靠范德华力和氢键,其使用的染料主要为活性、还原、直接、硫化等类,这些染料价格较便宜,上染率却不太高,尤其是硫化染料,上染率只有左右,其余均残留在水中,造成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
#??#
棉的混纺织物中的化学纤维主要是涤纶,这种纤维的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和上述适宜棉织物的染料相比,分散染料上染率较高,但染料中填充剂较多,也给废水治理带来困难。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烧毛
在纺纱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再加上织机的摩擦,使织物表面耸立着一层短纤维,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的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烧毛是将坯布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坯布因为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受到损伤的目的。
织物烧毛是物理的干态加工过程,无废水产生。
#??#
2.退浆
在织造时,经纱由于开口和投梭作用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常发生断经现象,为了减少断经,提高经纱的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保证织布的顺利进行,在织造前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
经纱上浆方便织造,但给印染加工带来许多困难,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剂和染料与纤维的接触,多耗用染化药品,还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在棉布练漂前要进行退浆。退浆不仅可去除棉布上的浆料,而且还能去除棉纤维上的部分天然杂质。退浆的方法主要有酶、碱、氧化剂退浆等。织物上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等)、合成浆料〔如聚乙烯醇(PVA )〕及纤维素浆料〔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酶是某些动植物或微生物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对某些物质的分解有特定的催化作用。用于退浆中的酶最常用的为淀粉酶,它只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在热烧碱(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淀粉或化学浆料都会发生剧烈的溶胀,溶解度提高,然后用热水洗去,可去掉浆料。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去除。用于退浆的氧化剂有双氧水、亚溴酸钠、过硫酸盐等。
由于织物上浆料品种的不同,因而需采用不同的退浆方法和工艺,所产生的废水水质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随着 聚乙烯醇(PVA)浆料使用量的增加,废水处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3.煮练
棉布经过退浆后,虽然大部分浆料和小部分天然杂质已经去除,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部分天然杂质,如蜡状物质、果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及部分油剂和少量浆料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使棉织物布面较黄、渗透性差,不能满足染色、印花、整理等后续加工的要求,因此,退浆后要进行煮练。煮练就是用化学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精练提纯纤维素的过程。
#??#
煮练的主要用剂是烧碱(氢氧化钠),此外,常用的助练剂有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烧碱能使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酯皂化,脂肪酸生成钠盐,转化成乳化剂,能使不易皂化的蜡质乳化去除。另外,烧碱能使果胶物质和含氮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的物质而去除。棉籽壳在碱煮的过程中发生溶胀,变得松软,再经水洗和搓擦,棉籽壳解体而脱落下来。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起润湿、净洗和乳化等作用。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煮练液润湿织物,并渗透到织物内部,有助于杂质的去除,提高煮练效果。亚硫酸钠能使棉籽壳中的木质素变成可溶性的木质素磺酸钠而有助于棉籽壳的去除。硅酸钠具有吸附煮练液中铁质和棉纤维中杂质分解产物的能力,可防止在棉织物上产生锈斑或杂质分解产物的再沉积,有助于提高棉织物的吸水性和白度。
由于煮练液中大量使用了烧碱、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因而其残液中的pH 值高,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4.漂白
棉布经过煮练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杂质,但仍然残留色素,外观不洁白,影响染色和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因此需进行漂白。
漂白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天然色素,赋予棉布以必要的白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去除棉布上残留的其他杂质,提高其润湿性能。
棉布漂白时所用的漂白剂有还原型和氧化型两大类。还原型漂白剂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但效果不稳定,漂白后的织物在空气中长久放置后,已被破坏的色素会重新氧化而复色,所以很少使用还原型漂白剂。常用的氧化型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等。它们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具有氧化作用的基团,破坏织物色素中的发色基团,使其失去颜色而起到漂白作用。
由于漂白所需的化学药剂和去除的杂质较少,因而其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及色度均较低。
#??#
5.丝光
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织物经过丝光后,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降;断裂强度提高,断裂延伸度下降;对染料、水分的吸附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光泽。
丝光液中烧碱的浓度非常高,一般不直接排放,回收后再循环使用。
6.染色
所谓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直接在纤维上合成颜料,并使纺织品具有颜色的加工过程。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值和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纤维织物的染色都有其对应的染料,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染料是最基本的原料,它能上染纤维,且使纤维材料染上鲜艳坚牢的颜色。
染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棉及棉型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等,它们的结构中大多存在着偶氮基、蒽醌结构、苯环等复杂的基团,是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对于棉的混纺织物,根据混纺的化学纤维种类,可选用分散染料等。
目前,染色过程均是在水中进行的,染色所排放的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染料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7.印花
印花和染色一样,也是染料在纤维上发生染着的过程。但印花是局部着色,为了防止染液的渗化、保证花纹的清晰精细,必须采用色浆印制,即纺织品印花是将各种染料或颜料调制成印花色浆,局部施加在纺织品上,使之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印花色浆一般由染料或颜料、糊料、助溶剂、吸湿剂等组成。
和染色相比,印花废水量较少,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
8.后整理
织物经过染色或印花后一般需进行整理,以使产品更具有挺括、光滑感或其他特性。整理过程基本不用水或用水量很少,基本无废水产生。
因此,印染废水通常包括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对纯棉织物而言,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中的污染物总量相近,对混纺织物而言,前者的浓度低于后者。印染废水为有机废水,废水主要成分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染料、助剂等)及部分天然有机物,并含有一定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
来源:全球纺织网
#??#
2020年开端:2000万产能停产,社会平均库存20天+,纺织化纤人将去向何方?

身处在2019年的时候,有大佬说,2019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但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当时以为是笑言,转眼至2020的开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春的时候,武汉这一座超过1000万人口的世界级特大城市,突然宣布“封城”。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事件因为记忆中从未出现过这么重大的政府性举措,而这都是为了抵抗在城内已经失去控制的新型肺炎。
这种肺炎在最早的时候,被大家传为非典的“卷土重来”或者升级版。但在随后的新闻里,开始大量爆出来一些似乎被压抑许久的所谓“真相”。互联网与17年前相比几乎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因为人人都是自主发声者,23号以后,你问全国人民醒过来第一件事干什么?一定是刷手机看看今天又新增了多少病例?又有哪些不安份的游民因为乱窜而至新的案件发生。一时间,人人自危,城城自检。
市场后面会怎么样?中国针织展跟大家一样在思考这个问题,想着应该可以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再来谈我们的观点。
中国针织展共统计了几十家聚酯工厂、相关联石化工厂2月份的装置计划和安排,以及相应的库存结构情况,如下细表:

上述数据可以看到10-50万吨聚酯基本选择停下来,而50万吨规模以上工厂基本上阶段性降负荷,总涉及产能超过2000万吨。
根据2019年最新聚酯总规模5500万来计算,预计市场总体负荷率在64%,而这一数据将随着疫情的发展预计进一步下降。
另外在过年期间继续生产造成的库存影响,也呈现两极分化。10-50万吨规模的工厂库存保持在17-22天;而50万吨以上规模工厂库存均超过30天,部份超大量级别工厂库存将近40天。
大部份中小微纺织企业90%以上目前处于停工状态。有部份中型企业,过年都没有停的工厂最近也被迫停下来,因为辅料供应不足。物流现阶段仍不能正常恢复。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外乡人无法返乡”,而即使返乡也会被要求暂时“不要外出”。
所以即使有订单也无法接。这就是目前下游的情况,不能买,也不能卖,也开不了工。除了不得不享受这个几十年难遇的假期以外,剩下就是在家刷手机。反而对于市场的资讯有了更大的需求,2020年化纤产业或者将面临一波在线升级改造的机会。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重演,而我们要懂得遵循历史。同时要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商品不可能不要钱,商品也不可能持续亏损销售。
我们从库存和开工负荷可以分析来看,整体库存基本上保持一个相对正常水平,甚至局部还是偏低一些。终端纺织企业基本上库存在7天左右,甚至更低一些,因为认为年后来买也是一样的。所以当后续逐渐复工后,脉冲式的销售状态可能会持续出现,但这个脉冲式的销售底部价格也会逐步抬高。产品价格降到安全边际后,一旦开市会被抢购。但部份大厂明知会遭遇恶意采购,恐怕也无法阻挡。
因为现货的存放难度以及对资金占用的要求都将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被动销售。而与之对冲的,工厂会选择在盘面市场做多,以此来对成品销售的保护。而这样一来,盘面就意味着会有强支撑。
由此可以得出市场会阶段性惯性随宏观下跌,但绝不可能遭遇恐慌式抛盘。市场在成本线有强支撑可能,更好的建议是准备子弹,再飞一会儿可能就是扣板机的好时候。
待到春暖花开,相信化纤人将迎来一波小阳春,这是2020年不能失去的一次机会,时刻准备着吧,也许就在5月。
来源:全球纺织网

身处在2019年的时候,有大佬说,2019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但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当时以为是笑言,转眼至2020的开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春的时候,武汉这一座超过1000万人口的世界级特大城市,突然宣布“封城”。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事件因为记忆中从未出现过这么重大的政府性举措,而这都是为了抵抗在城内已经失去控制的新型肺炎。
这种肺炎在最早的时候,被大家传为非典的“卷土重来”或者升级版。但在随后的新闻里,开始大量爆出来一些似乎被压抑许久的所谓“真相”。互联网与17年前相比几乎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因为人人都是自主发声者,23号以后,你问全国人民醒过来第一件事干什么?一定是刷手机看看今天又新增了多少病例?又有哪些不安份的游民因为乱窜而至新的案件发生。一时间,人人自危,城城自检。
市场后面会怎么样?中国针织展跟大家一样在思考这个问题,想着应该可以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再来谈我们的观点。
#??#
中国针织展共统计了几十家聚酯工厂、相关联石化工厂2月份的装置计划和安排,以及相应的库存结构情况,如下细表:
上述数据可以看到10-50万吨聚酯基本选择停下来,而50万吨规模以上工厂基本上阶段性降负荷,总涉及产能超过2000万吨。
#??#
根据2019年最新聚酯总规模5500万来计算,预计市场总体负荷率在64%,而这一数据将随着疫情的发展预计进一步下降。
另外在过年期间继续生产造成的库存影响,也呈现两极分化。10-50万吨规模的工厂库存保持在17-22天;而50万吨以上规模工厂库存均超过30天,部份超大量级别工厂库存将近40天。
大部份中小微纺织企业90%以上目前处于停工状态。有部份中型企业,过年都没有停的工厂最近也被迫停下来,因为辅料供应不足。物流现阶段仍不能正常恢复。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外乡人无法返乡”,而即使返乡也会被要求暂时“不要外出”。
所以即使有订单也无法接。这就是目前下游的情况,不能买,也不能卖,也开不了工。除了不得不享受这个几十年难遇的假期以外,剩下就是在家刷手机。反而对于市场的资讯有了更大的需求,2020年化纤产业或者将面临一波在线升级改造的机会。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重演,而我们要懂得遵循历史。同时要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商品不可能不要钱,商品也不可能持续亏损销售。
我们从库存和开工负荷可以分析来看,整体库存基本上保持一个相对正常水平,甚至局部还是偏低一些。终端纺织企业基本上库存在7天左右,甚至更低一些,因为认为年后来买也是一样的。所以当后续逐渐复工后,脉冲式的销售状态可能会持续出现,但这个脉冲式的销售底部价格也会逐步抬高。产品价格降到安全边际后,一旦开市会被抢购。但部份大厂明知会遭遇恶意采购,恐怕也无法阻挡。
因为现货的存放难度以及对资金占用的要求都将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被动销售。而与之对冲的,工厂会选择在盘面市场做多,以此来对成品销售的保护。而这样一来,盘面就意味着会有强支撑。
由此可以得出市场会阶段性惯性随宏观下跌,但绝不可能遭遇恐慌式抛盘。市场在成本线有强支撑可能,更好的建议是准备子弹,再飞一会儿可能就是扣板机的好时候。
待到春暖花开,相信化纤人将迎来一波小阳春,这是2020年不能失去的一次机会,时刻准备着吧,也许就在5月。
来源:全球纺织网
#??#
2019年纺织市场行情回顾:坯布库存高、面料订单少、原料产销低、印染厂开机率不足
挥手告别2019年,迎来2020年。崭新的一年是让人值得期待的,但过去的一年也不能得过且过。2019年,可以说是纺织业艰难的一年,正因如此,更值得针织展回顾与总结。

1.坯布高库存,原料需求少
下游坯布产能过剩是今年纺织业遭遇的最大挑战。坯布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为了去库存,一些织造老板“无下限”地一再降价,使得整个坯布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织造厂家利润严重压缩。而间接地影响了上游原料企业的销量,织造企业高库存压力下,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对原料的需求减少。织造厂家对购买原料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一年一度的年底囤货也明显较去年减少。坯布企业和化纤企业唇亡齿寒,2019年过得不易!
2.面料订单少,印染企业“吃不饱”
整个纺织市场的需求减弱也极大地影响了纺织企业。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下降,服装企业下达到面料贸易商的单子也相应减少。一些贸易商今年接单的订单较去年减少50%,利润也下跌30%左右。同样地,印染厂接到的坯布染色数量也下降很多,从而出现“吃不饱”现象,满负荷开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坯布染色大部分时间不用排队,出货顺畅。面料贸易商和印染厂一损俱损,2019年过得不易!
3.中美贸易摩擦不稳定,接单受阻
动荡的大环境也影响了整个纺织业。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中美间就关税问题不断反复磋商,关税政策变化很大,对服装出口美国影响非常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数量占比大幅下滑,而从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进口的数量增速显著提升。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纺织品服装订单向其他国家转移,导致外贸企业订单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了整个纺织行业。2019年外贸企业纺织人过得不易!
4.机器设备不断更新,成本太高
下游纺织企业包括后整理加工厂的利润萎缩,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成本太高。随着近几年环保政策的趋严,厂家必须更新机器和环保设备,而一些环保设备的价格又想当昂贵。另一方面,市场上对于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花样也越来越多,以前的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旧设备面临淘汰,设备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一部分企业咬牙更新了设备,一部分企业放弃了昂贵的想法,只能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产品艰难度日。因此,不管设备更不更新,2019年纺织工厂都过得不易!
导致2019年纺织人太难的原因还有很多,针织展就不一一列举了。更让纺织人关心的是,2020年还会这么难吗?下面就此问题来为大家具体分析。
1.坯布去库存缓慢,但年末有下降
首先看产能过剩问题,从年末的织造厂家坯布库存来看,产能过剩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据中国绸都网监测样本企业数据反馈,目前坯布库存在37天左右,全年大部分时间多于37天,而2018年全年大部分时间不超30天。从坯布库存数据可以看出,库存仍旧处于高位,产能依旧过高,明年还将面料产能过剩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年末产能在走低,还需有耐心,去库存的道路是艰难而长远的。
2.2020年春夏订单量一般,服装购买力不强
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实际也无多大改善。尤其是今年的暖冬天气,使得羽绒服的销量大大下降,甚至一些偏厚的棉服等外套也出现滞销问题。明年的春装也有服装品牌早已上新,但销量也同样一般,反馈到下游的春装订单普遍不多。一向很受春夏装欢迎的仿真丝面料也黯然失色,坯布走货数量一般,没有火爆的迹象。
3.年末中美贸易摩擦缓和,2020年有望稳定
至于中美贸易摩擦,近期利好消息不断传出,摩擦不断减少,关税方面也将稳定,对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好事。中国输美商品或将提升,两国间的贸易订单增加,纺织外贸企业接单量有望回升,意味着他们艰难日子将能缓解。但也不能高兴地太早,两国关系再反复的几率仍存在。
来源:布工厂
挥手告别2019年,迎来2020年。崭新的一年是让人值得期待的,但过去的一年也不能得过且过。2019年,可以说是纺织业艰难的一年,正因如此,更值得针织展回顾与总结。
1.坯布高库存,原料需求少
下游坯布产能过剩是今年纺织业遭遇的最大挑战。坯布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为了去库存,一些织造老板“无下限”地一再降价,使得整个坯布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织造厂家利润严重压缩。而间接地影响了上游原料企业的销量,织造企业高库存压力下,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对原料的需求减少。织造厂家对购买原料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一年一度的年底囤货也明显较去年减少。坯布企业和化纤企业唇亡齿寒,2019年过得不易!
#??#
2.面料订单少,印染企业“吃不饱”
整个纺织市场的需求减弱也极大地影响了纺织企业。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下降,服装企业下达到面料贸易商的单子也相应减少。一些贸易商今年接单的订单较去年减少50%,利润也下跌30%左右。同样地,印染厂接到的坯布染色数量也下降很多,从而出现“吃不饱”现象,满负荷开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坯布染色大部分时间不用排队,出货顺畅。面料贸易商和印染厂一损俱损,2019年过得不易!
3.中美贸易摩擦不稳定,接单受阻
动荡的大环境也影响了整个纺织业。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中美间就关税问题不断反复磋商,关税政策变化很大,对服装出口美国影响非常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数量占比大幅下滑,而从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进口的数量增速显著提升。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纺织品服装订单向其他国家转移,导致外贸企业订单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了整个纺织行业。2019年外贸企业纺织人过得不易!
4.机器设备不断更新,成本太高
下游纺织企业包括后整理加工厂的利润萎缩,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成本太高。随着近几年环保政策的趋严,厂家必须更新机器和环保设备,而一些环保设备的价格又想当昂贵。另一方面,市场上对于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花样也越来越多,以前的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旧设备面临淘汰,设备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一部分企业咬牙更新了设备,一部分企业放弃了昂贵的想法,只能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产品艰难度日。因此,不管设备更不更新,2019年纺织工厂都过得不易!
#??#
导致2019年纺织人太难的原因还有很多,针织展就不一一列举了。更让纺织人关心的是,2020年还会这么难吗?下面就此问题来为大家具体分析。
1.坯布去库存缓慢,但年末有下降
首先看产能过剩问题,从年末的织造厂家坯布库存来看,产能过剩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据中国绸都网监测样本企业数据反馈,目前坯布库存在37天左右,全年大部分时间多于37天,而2018年全年大部分时间不超30天。从坯布库存数据可以看出,库存仍旧处于高位,产能依旧过高,明年还将面料产能过剩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年末产能在走低,还需有耐心,去库存的道路是艰难而长远的。
2.2020年春夏订单量一般,服装购买力不强
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实际也无多大改善。尤其是今年的暖冬天气,使得羽绒服的销量大大下降,甚至一些偏厚的棉服等外套也出现滞销问题。明年的春装也有服装品牌早已上新,但销量也同样一般,反馈到下游的春装订单普遍不多。一向很受春夏装欢迎的仿真丝面料也黯然失色,坯布走货数量一般,没有火爆的迹象。
3.年末中美贸易摩擦缓和,2020年有望稳定
至于中美贸易摩擦,近期利好消息不断传出,摩擦不断减少,关税方面也将稳定,对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好事。中国输美商品或将提升,两国间的贸易订单增加,纺织外贸企业接单量有望回升,意味着他们艰难日子将能缓解。但也不能高兴地太早,两国关系再反复的几率仍存在。
来源:布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