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是一次实战的压力测试。针织展从过去的一年看,我国经受住了考验,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初期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呼吸机,医疗用的各种药品和辅助器材,以及后来的快速复工复产,都彰显了这一点。
#??#
谈到“十四五”期间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方面的措施,肖亚庆说,要进一步增强产业链的韧性,进行强链、补链。
所谓“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自身发展主动权。比如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链。同时要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的完整。很多传统产业链量大面广,很多传统产业链生产出的产品全球总量是第一的,不仅满足了中国的需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做出贡献,所以产业链的完整非常重要。优化区域的产业链布局,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非常突出,所以要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和布局,进一步发挥集群优势,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
针对复杂经济形势,今年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工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今年工业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全球疫情走势、经济形势仍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断供、断链风险,对工业经济带来一些不确定影响。
工信部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要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要把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再造作为重点来抓。
二是要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产业链是整个中国工业经济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通过强链、补链,使我们的产业链进一步升级。
#??#
三是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
四是要大力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大家都看到,我们5G的网络建设成绩非常骄人,后续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6G布局,推动网络优化升级,确保网络安全。
五是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和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六是坚定改革开放举措。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对产业国际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七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方面承担着主要职责,我们在去年重点保供防疫物资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加强新冠疫苗生产保供工作。
最后,今年的重要任务要编制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布局,抓紧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规划,通过规划高水平引领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针织展预祝大家旗开得胜。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疫情之下,在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模式之变中,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网络直播、娱乐营销等新方式驱动着市场变革和消费升级,PH Value针织展也在悄然升级,消费互联网在持续推进的同时,正加快向产业互联网迈进,尤其信息化率先深度融合工业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日趋成熟,“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同时企业级数据中心、“系统+物联网+MES”管理平台等服务云平台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某针织智造工厂内,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身份ID”,进厂、裁剪、缝制、出厂可全链路跟踪;产前排位、生产排期、吊挂路线,都由AI机器来做决策。以往须清点物料和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在犀牛智造工厂一键即可得到秒级回复。随着这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平台揭开神秘面纱,一场用数字化技术撬动的工厂革命正在萌芽。然而,把触角伸向上游的互联网企业远不止阿里巴巴一家。
#??#
据悉,阿里巴巴最早对制造业的探索可追溯到2013年。旗下1688事业部推出了一个连接淘宝卖家与工厂的C2M平台淘工厂。
2018年12月,拼多多对C2M全面布局,启动“新品牌计划”,采用C2M模式与制造商共同打造爆款产品;2019年8月,京东通过旗下“京东京造”启动C2M个性定制服务,2020年11月25日,京东发布“C2M智能工厂”计划。三大巨头入场,也让C2M大战一触即发。
在40万亿的社会零售总额里,电子商务大概占比25%。而在制造业也有30万亿~40万亿的蛋糕,但今天互联网化的渗透比例还非常低。犀牛智造CEO伍学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数字佐证了新制造的蓝图。
C2M不是简单的商业模式变革,它本质上是对供给侧全方位的升级。从设计到纱线再到原料再到生产最后到销售,集合智造在不同产业环节都实现了集合竞价,且都能通过互联网在线连接,让生产更加智能化和数据可视化。
智造C2M平台,专注做服装行业的整合和联动。作为一个面向消费者C端的消费品牌,同时也是一个面向服装店铺等小B端的集合系统,集合智造上有199元的裤子、299元的羊毛衫,均来自国际大牌的代工厂,同等品质的产品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市场价格至少在500~800元之间。把原本小服装店端分散的小批量订单聚集到集合智造平台,实现订单集合,再在生产端实现大规模生产和竞价,这是集合智造的基本逻辑,也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能够降低成本进而实现高品质、低价格的根本原因。
“C2M要解决两端的事情,销售端解决无库存,产业端解决性价比。”不同于互联网平台补贴低价或拼团低价模式,集合智造主要通过后端产业链整合协同实现低价。
然而服装产业的难题还在于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性价比的同时,也保障生产和供应工厂的利润。PH Value针织展认为,只有同时解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供应商单品量的难题,才能解决C2M产业端长久可持续的问题。
来源:中国纺织
#??#
去年“加长版”的春节大家还记忆犹新,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坚强战役的脸庞上,仍难以掩饰焦虑和对未来的茫然。无论是企业,还是工薪大众都在内心盘算,2021该如何度过?然而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期间,服装零售无论是线上电商数据和还是线下门店数据都给出了好成绩,2021针织展预兆2021年中国服装形式乐观。
2020年下半年棉纱从曾经的1.7万/吨,一路飙升到2021春节前的3.5万/吨。90%白鸭绒同样从曾经的15万/吨,上涨到35万/吨。
这样的增长可否持续到2021年?中国服装的涨势是否是因为疫情压抑了消费而“报复性反弹”?笔者认为有这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长达4个月的销售涨势,对中国的服装品牌来说不再只是偶尔上涨了,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疫情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
#??#
2020年下半年中国服装品牌逆势上涨出乎意料,连各大知名品牌都没思想准备,开心的“措手不及”。那么2021是延续好势态还是回落?同为拓路者集团旗下的童装品牌“童年秘密”负责人告诉笔者,他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棉纱的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海外澳棉,印度棉,巴基斯坦棉等优质棉纱没法入关,另一方面主要还是需求的增加。第一:国人对经济重拾信心,经济全面复苏敢于消费。第二:国外疫情稳定,全球消费复苏甚至“反弹”,至少半年内全球的需求依然“只能”依靠中国服装的出口。即便国外疫情受疫苗的实施有所稳定,但是在夏季结束前国外不可能迅速恢复正常产能,全球产能还是要靠中国。即便东南亚可以生产服装,但是他们的主要面辅料依然来自中国,而且他们的政府复工效率以及企业效率都没法和中国相比。这两股强大需求一定会使得2021年的中国服装品牌继续上扬。依据这个判断,拓路者集团已经在春节前“错峰”储备了100万件成衣和200吨面料,做好了迎接2021年中国服装牛市的准备。
为迎接2021年中国服装市场的大概率的牛市,中国服装品牌除了备好粮草,准备大干之外,还是要为更长远的未来着想:如何做好内功,从国际后疫情时代中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设计创新和品质决定着品牌内涵和未来。潮流文化的冲击,使年轻一代对于穿着时尚有了更加独特和个性的需求,会对服饰的辨识度与款式有更高的审美期待,并根据不同生活场景选择不同风格、类型和材质的服饰。由于出色的企划设计能力和品质带来的良好的品牌认知将带来更多的品牌溢价。在笔者走访中,虽然有人认为消费降级,有的品牌打算降低面料和工艺博得所谓的降级市场,但大部分知名品牌和傲立品牌一样有着自己的坚守。傲立最初于1983年在英国创立,1997年傲立品牌经历了重大变化,公司被英国服装零售商阿卡迪亚Arcadia集团并购,成为它旗下的成员。2005年荣获英国圣马丁学院设计奖,2010年荣获Kingston设计大奖,2014年荣国英国Westminster设计大奖等国际奖项。2017年,傲立这一知名品牌又转到了PIONEERCAMP集团旗下,拓路者并非只把牌子引进过来便算了,同时亦把拓路者集团的科技和功能性引进到傲立品牌,坚持以优质舒适的面料,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强化其高品质、强功能、时尚品牌调性。
中国服装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时尚,绿色正在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新定位,新标签。成功的品牌纷纷增加企划设计投入,以提高自主创新和企划设计能力。
2021针织展认为危机也是机遇,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创伤,但创伤中也蕴藏着新生。2020年中国服装品牌已经复苏,2021年中国服装人会带着无限的勇气接受新挑战,更会用谨慎乐观的态度迎接难得的机遇。
来源:中国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