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即将在石狮国际轻纺城拉开序幕。随着海博会在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参展企业和采购商对于海博会这个贸易平台有了更多的期待,而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更是万众瞩目。作为“海博会”的标志性展区,今年将在200多平方米的场地,以更为专业、时尚、商业的方式,向观众展示“2017春夏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休闲装”的面料和服装。
中国休闲装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入驻石狮海博会已有多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每季的流行趋势发布都成为展会当仁不让的视觉焦点。本季以“绽放”为核心概念的 “2017春夏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休闲装”发布在海博会精彩上演,将传达一种开放向上的精神。此次的概念视角,从“社会的变革、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产生的‘填鸭’式肤浅”,延伸至当下人们对待生活方式所呈现的态度,并与“确幸之美”“活力生活”“萌趣时代”“体验精神”四大趋势主题相互呼应,呈现出动静相宜、优雅明媚的季节风格。
今年,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区从全国优秀纺织面料企业中,精选了600块面料进行展示。为了更好地配合面料实际应用的开发与指导,现场除了以国际流行资讯发布和休闲装流行趋势展示为主要内容外,还配有翔实的趋势手册,为观众提供更进一步的趋势解读;在面料花型方面也较往届更加丰富,立体结构织物增多;而概念成衣依然成为流行趋势发布区的一大亮点,尤其在服装的搭配选择上,更加注重面料在休闲服装上的表现力,通过丰富的陈列方法,突出“面料是服装灵魂”的特点。
此外,今年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的发布区还充分体现了互动感,采用多种直观且富有视觉享受的创新模式,首次推出时尚纺织面料视频播放区。不仅给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对中国休闲装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的正确表达做了很好的补充。
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在石狮海博会连续举办几年来,共同见证了石狮纺织服装行业的蓬勃生机,有力地推动了石狮纺织服装企业上下游的协作创新,使企业对于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的认知更加深入、透彻,运用更加广泛。
来源:全球纺织网
作为批发市场的代表,原地升级的雅秀服装市场,正在经历变革阵痛。记者走访看到,转型近半年的Sanlitun雅秀不仅商铺未被填满,还出现部分商户出走。这与之前的红火反差明显。不过,从批发市场到购物中心转型的Sanlitun雅秀,还需要一次符合商业规律的彻底颠覆。目前,北京还有多家市场正在像Sanlitun雅秀一样原地升级,显然,这家市场的转型具有模板意义。
流失
去年10月重装亮相到迄今为止的半年时间内,雅秀完成了从涉外批发市场到购物中心的升级。然而,经营模式变化却引发了阵痛,雅秀原有的人气似乎也一去不复返。
夜幕下的潮流三里屯人流如梭,Sanlitun雅秀的地上停车位十分抢手,然而商场内却空空荡荡,消费者屈指可数。在过去这半年,Sanlitun雅秀的商铺始终未被填满,顶层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其余楼层还有部分品牌离开。升级前,在北京雅秀市场是与秀水街市场齐名的涉外市场。据当时的商户介绍,开业以来,一直保持高租金也一铺难求。
记者看到,在商场一层,已出现两家特卖商户,一家珠宝品牌在清点货品。在二层设计师品牌、潮牌集中区域,有的品牌店长时间无人驻守。一潮流品牌店员反映,在三里屯开了两家店,来到Sanlitun雅秀的顾客基本是通过另一店介绍而来,能从商场获取的新客人很少。
一位在三层主做中式服装定制的商户表示,在金源新燕莎MALL、王府井大街上都有店,那些店定制服装不享受优惠,但在雅秀可以打折。“熟悉品牌的老顾客会到这家店买。”另有在Sanlitun雅秀经营十多年的商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雅秀改造后他们还保留在原有位置经营,但租金有所提升。“我们以定制为主,有很多老顾客,但频率不会很高。现在新客源不足,生意很难做,这几个月一直在赔钱。”记者随机询问的几家商户也反映,雅秀重新开业后,新顾客不多,大多都是回头客。
愿景
在三里屯商圈驻扎了12年,雅秀服装市场培育了一批黏性很高的消费者与批发客户。尽管生意火爆,但在日益成为北京潮流地标的三里屯商圈,被上千家小杂货充斥的雅秀服装市场,不仅与商圈整体调性脱节,也不符合北京整体的城市功能定位。
从决定转型、重新招商到现今,新雅秀服装市场的核心就是与商圈定位一致。在预备改造前夕,雅秀服装市场方面曾发布公告称,“此次改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市场消防设施设备老化的安全隐患,也是为了配合市、区政府关于各类市场调整和改造升级的相关政策。调整完成后将重新招商”。
在招商阶段,雅秀服装市场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升级装修后的雅秀定位与三里屯地区个性、时尚、年轻的消费人群一致。
历经数月改造后,雅秀服装市场更名为“Sanlitun雅秀”,外部装修时尚化,风格与色调接近一街之隔的三里屯太古里。
如今转型最终面貌呈现是,雅秀的经营业态与购物中心的传统模式接近,零售品牌居多,体验业态占比有限。有商户透露,商场方面也在想办法增加人气,5月可能会调整。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Sanlitun雅秀方面了解情况,得到的回复是,“领导明确要求调整完毕前,不接受任何采访,没有官方说法”。运营部相关人员表示,有调整方案,但不清楚。
落差
在临近雅秀的三里屯太古里与三里屯SOHO中,充斥着大量时尚餐饮、咖啡等休闲体验业态。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Sanlitun雅秀定位存在偏差,批发市场转型不是简单的品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Sanlitun雅秀的转型方向不准确,没有迎合三里屯商圈的消费特征。Sanlitun雅秀内的商户经营比较传统,仍以售卖商品为主,但该商圈的特点是消费者更倾向休闲、体验功能较强的业态。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表示,批发市场转型是升级形象、转换功能服务、改变营销手段层层递进的系统工程。“通过培育Sanlitun雅秀还是很有希望的,但前提是需要进行大手术改造。”
从摊位转型成店铺后,赵萍认为,Sanlitun雅秀还面临两大瓶颈。批发市场定位普遍在中低端,招商不会太强调品牌化,购物中心定位相对较高,要求品牌商占比较高。从这一层面看,Sanlitun雅秀目前的招商并不理想,还有较多个人商户。在经营业态上,购物中心与批发市场不同,对于Sanlitun 雅秀来说,实际并不擅长这一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认知和认同感也并不强。
内升
内部动线不畅也是雅秀面临的问题。批发市场的明显特征是将面积最多化切分,由狭窄的过道将店铺逐一串联。尽管Sanlitun雅秀已在经营空间上有了大刀阔斧的改变,但仍难以达到一般购物中心较为流畅的动线路径。以服装定制为主的三层卖场为例,临近两部扶梯的区域被一些品牌包围,这些店铺消费者可以直接到达,但实际在这些店铺后方还有部分男装定制门店。如果不穿过临近电梯的内层门店,消费者可能很难发现这些“隐藏”的店铺。
在赵萍看来,动线问题对于商场来说很难解决,重塑内部结构无疑是场“大手术”。传统购物中心在电商冲击下也都在加强服务、体验功能,这部分占比几乎占商场50%,但这类业态需要消化很大面积,雅秀现有格局很难满足体验类业态对经营面积的需求。如果不能打破现有局面,很难实现真正转型。
模板
Sanlitun雅秀事实上是北京批发市场原地升级的缩影。前身是大康鞋城转变的悦秀城目前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方向,不过运营并不理想。北京商报记者曾经看到,进入商场后,还有促销人员派发传单,这和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有差距。以外贸批发为主的雅宝路正在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雅宝路内十多家批发市场将让位给以创意设计、时尚消费等为主的业态。不过,由于衔接需要时间,在日坛北路的雅宝城商铺大面积闲置数月。
事实上,北京批发市场原地升级模式,从长远角度将让消费者、企业、商圈等整体受益。以Sanlitun雅秀为例,尽管曾经经营辉煌,但市场的经营模式多是依靠销售外贸产品,甚至是仿货吸引消费者以及国外旅游团。这种模式的红利期已经过去,难以长久。卖场的这次转型尽管伴有阵痛,但却是一次可以长久运营的新尝试。
来源:全球纺织网
今年海丝海博会的主展馆首次“移师”占地500亩、目前国内最大的连体式专业市场建筑——石狮国际轻纺城。海博会开幕当天,石狮国际轻纺城同步开业融市。届时将与石狮服装城、石狮机械市场、石狮辅料市场、星期YI创意博览园、海西(石狮)电子商务园区等5个交易区,形成“五星映月”的展区格局。
石狮国际轻纺城是省、市、石狮三级政府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3.5亿元,一期工程计63万平方米,于2015年全部完工。开业后,石狮国际轻纺城将成为以纺织品批发及商务办公为主,兼具展览展示与流行发布、电子商务、信息资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金融保险、国际结算等综合商务配套服务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平台。
今年1月份,石狮国际轻纺城首期招商全线告捷,市场区A、B两个区域商铺租售超过580间,认购认租率超过九成,二、三、四楼也接近满铺。其中认购的企业,除了泉州本地的布料、休闲裤企业外,更有来自省内厦门、长乐、长汀以及省外各大纺织集群地的企业。目前,绝大多数租售商户已进场装修,海博会期间,580家企业商家将满铺开业。
与石狮国际轻纺城毗邻的亚洲最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石狮服装城已持续高效地运营了11年,年交易额超过了300亿元。而国家纺织面料馆石狮分馆、中纺联检测中心石狮实验室、泉州虚拟产业园石狮园区等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近日也已入驻石狮国际轻纺城,为石狮国际轻纺城打造全产业链平台补齐了短板。
石狮国际轻纺城将与石狮服装城及周边配套产业形成“聚合效应”,有望共同打造一个年交易额超千亿、辐射东南亚的大型纺织服装集散中心。
来源: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