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最近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示了各国20-30岁的年轻人的奢侈品消费习惯,中国的消费者在不少方面都与西方的同龄人有所不同,也有些出乎人意料。
1.喜欢从品牌官网而不是社交媒体了解时尚趋势
虽然微博上的大V和微信上的时尚公众号总是热衷于讨论各种流行趋势、明星穿戴,但报告显示这些社交媒体并不是中国年轻一代了解流行趋势最主要的途径,比例只有15%,时尚杂志和品牌官网在他们心目中更有权威性,超过35 %的受访者将这两者作为获取流行趋势的主要来源。
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报告指出,其他国家的千禧一代更多地是从社交媒体上了解当季潮流。
2.消费更理智
虽然网购催生了一批“剁手族”,但在奢侈品方面,中国的年轻人还是不容易头脑发热的。尤其是涉及到属于“必备品”的东西时,他们往往更谨慎,而且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这一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这又与西方同龄人有所不同,后者有不少选择在线购买,这可能与当地更发达的奢侈品电商有关,毕竟这一产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受访的中国消费者表示,选择实体店的主要原因是可以“触摸到产品”并进行试用,而奢侈品店独特的购物体验也是另一大原因。
3.不太为定制商品和服务买单
“体验式奢侈品”和“个性化”是近年来奢侈品行业的流行词,但德勒表示中国的千禧一代对这两项服务兴趣不大。
与西方的年轻人相比,他们为定制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的可能性更低些,只有40.6%的人表示“完全愿意”为此支付更高价,而美国这一比例超过七成,英国和意大利这一数字分别为56%和61.6%。
而在涉及到送礼时,中国的年轻人也不怎么考虑那种“体验式”的产品,比如豪华酒店、高档餐厅等。
德勒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市场的成熟度,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尚未培养起“为奢侈商品或服务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理念。
4.重视质量和独特性
质量是各国千禧一代在选购奢侈品时最为看重的因素,“当消费者可能买一个更实用的商品时,质量会构成他们购买奢侈品的一个助推力。”报告中如此写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的千禧一代尚不习惯为定制产品买单,但他们比西方的消费者更在意“独特性”,一个有故事的产品也是加分项。
5.品牌忠诚度更高
中西方年轻消费者在对待奢侈品方面另一大显著差异是品牌的忠诚度。按照报告的说法,在奢侈品市场更为成熟的西方,千禧一代的品牌忠诚度更低,有1/3的美国和欧洲消费者表示他们会购买多个品牌的产品,但在中国,这一比例超过了一半。
来源:中国纺织网
近期以来,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针织面料营销滞畅互现,以涤纶长丝为主原料的大众针织面料呈现震荡回缩格局,局部成交略显不足。市场营销继续分化,面料销售按资金和研发实力强弱分化,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和规模型经营门市创意面料市场优势凸显,部分中小经营户局部销售仍相对偏弱。对口创意面料市场优势仍存,创新品种局部成交款增量升,差异化面料附加值较大路货产品提振。
近期市场,应用于冬季保暖型针织绒料服装面料与家纺饰用、床用面料互动,创意针织经编面料多品种畅销,但大众花型面料局部成交显现不足。家纺饰用、床用类大圆机针织纬编保暖型拉毛绒料,在近期市场订单承接显现不足,外贸业务相应不足。现货上市量面有所不足。从涤纶拉毛绒、刷毛绒类主流品种营销状况显现,以涤纶长丝为主原料的针织纬编绒料现货上市量局部锐减成交显现不足,涤纶针织拉毛仿羊绒和经编刷毛绒印花与染色品种传统市场大众产品现货上市量呈现不足走势,因下游市场短期需求不足连日成交量相对有限;又因部分中小经营户资金链紧张不愿再赊账发货销量仍有所锐减。
但局部性上市的针织经编新款服装面料连日成交款增量升,以涤纶DTY低弹丝、FDY长丝为主原料大圆机针织纬编面料和经编面料互动,以加密型和加厚型冬季保暖型面料市场营销优势仍存,以面料织造风格求新求异的变化而取胜,多种不同款式的面料对口客商选购余地增加,连日成交小批量多品种不断增加,市场营销魅力多有提振,附加值较大路货产品尚有提升。局部性上市的以全锦纶丝类针织面料或锦涤、锦棉类针织面料,以新款提花和新款印花面料备受对口客商所欢迎,创意花型面料市场营销优势显现,因面料花型风格的差异化形成优势互补,一直以小批量多品种搭配成交为主,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和规模型经营门市新款花型面料研发力度加大,以时尚女性制作套装、时装的新风格针织经编面料局部成交款增量升。
针织类韩国凹凸绒、韩国抽条绒、烂花韩国绒、金钻绒局部批量成交亦有所增加,面料以新取胜,局部成交款增量升。涤纶类经编舒棉绒、经编珊瑚绒、针织不倒绒、针织北极绒等染色品种局部动销增加。珊瑚绒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用涤纶DTY 150D/288F为原料,它的丝纤度细,弯曲模量小,因而其织物具有杰出的柔软性。它具有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不掉毛,不起球。不掉色;吸水性能出色,是全棉产品的三倍等特点;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不过敏,外形美观,颜色丰富,是棉质浴袍替代产品,备受对口客商所欢迎。
连日来,经编面料挂样上市款多面广,产品研发兼具差异化面料优势互补销路拓展。特别是经编机织制的以剪花、贴花、烂花、串片链条绣花和多工艺后整理加工的涤纶DTY全低弹丝类兼具时装性对口针织面料,因每款各具各自特性,兼具差异化的面料优势互补备受各路对口客商搭配性选购不断,局部多品种搭配性订单承接仍有相应增加,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和规模型经营门市创意面料尚有放量成交,部分对口品种尚有对口客商现款现货以小批量多品种直接采购,新款经编面料现货一上市即受对口客商现款采购,单一花式品种现货一上市即受对口客商所欢迎,局部认购批量相对较大;部分兼具个性化的经编加密型平布成批现货优价推出,单一花式品种单批次优价推出一上市即受对口客商现款采购。
近期市场,以涤纶长丝为主原料的冬季保暖型针织绒料整体市场营销滞畅互现,大路货产品行情走势明显弱化,但经编类面料以新老品种的不断上市激活市场营销,拉动针织经编面料成交量呈现局部畅销格局。并有可能在前后价格调整到位的前提下,重新激发后市针织经编面料整体市场销量的推升,并提振面料的附加值和嬴利空间。
来源:全球纺织网
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威娅纪”杯辽宁省服装制版师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颁奖礼昨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图为竞赛总决赛现场。
定制,作为服装行业的高端领域,一直在时尚快消品的“反面”,如果在欧洲一间传统的裁缝店定制一件贴身合体的西装,经常要等上8周到12周的时间才能交货。而记者在大连服博会现场了解到,目前在大杨集团定制一套西装,海外客户最快6天就能收到产品,大连企业正在让服装定制成为“快时尚”。
随着服装消费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单量单裁的服装定制业务升温,国内很多服装企业从这种新兴需求中看到了转型发展的机遇。然而,与传统的服装定制需求并不完全相同,通过互联网下单的年轻消费者需要速度更快、同时也能负担得起的服装定制服务。正是针对这种新兴需求,大杨集团提出打造服装定制的“快时尚”,而定制也是大杨集团在今年服博会上的主题。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介绍,传统服装定制交期长、价格高,一般定制高级西装的价格在5000美元左右,而大杨的平均价格在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间,客户最快6天就能收到产品。
如何让定制“快”起来?胡冬梅表示,一方面要靠信息化技术。服装定制最大的难点在于合体度,定制一件西装就是一个特定的版型,而定制的服装数量足够多之后,就可以积累各种各样的版型数据,差错率也会越来越小。现在,大杨集团针对美国东西海岸市场的产品版型不同,在国内市场针对长江南北市场的产品版型也不同,靠的就是后台版型数据的积累。大杨集团今年的服装定制将达到40万套,这种规模本身就是优势,很少有企业能完成如此庞大数量的定制业务,同时也将积累大量的数据。
另一方面,要靠智能化的生产。目前,在大杨集团的生产车间中已实现了机器人智能传送,而这只是大杨集团智能化改造的第一步。在大杨集团厂区,一座全新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正在紧张施工中,并计划在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其中包括智能仓储配对系统,一个客户的西服、衬衫、裤子可能在不同的生产线生产,而该系统可将订单配套打包,提升效率。在剪裁环节,相比批量生产,服装定制的智能化难度更大,而由于西装工艺复杂,智能化则是难上加难,大杨集团也正在与智能化设备厂商合作研发设备。
生产环节之外,“快”起来还需要前端的准备和后端的服务。胡冬梅告诉记者,前端的面料供应商平台与大杨的平台是连接的,如果面辅料库存不足会立即补货。同时,客户还可自带面辅料,由大杨进行定制,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叠加提升竞争力。目前,大杨服装定制订单90%来自海外市场,但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