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最蓝针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最蓝针织”)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舒绒、羊毛拉架、莱卡汗布等婴童面料的工贸一体化企业,多年来秉持着求精务实的创业态度,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之心,在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最蓝针织的产品亮点在于独特的印花染色工艺和别出心裁的花型设计。
#??#
印染工艺显高招
“我们的羊毛拉架采用的拔印印花工艺算是目前市场上很先进的,花型也都是自己设计的。”最蓝针织的负责人如是说。拔印印花是指在已经经过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含有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浆料,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的印花工艺。区别于传统的涂料印花,经过拔印印花的面料手感顺滑,和直接染色处理的布匹并无二致,符合婴童类服装和家居服对于亲肤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另一款彩纱舒绒则因其具有色彩靓丽、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等特点在婴童面料领域独树一帜。彩纱舒绒采用的棉花染色工艺通过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将漂白和增白两道工序相融合,后期无需再进行二次染色,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现代针织业倡导的绿色发展方式相契合。
花型设计展魅力
众所周知,出众的外观设计能为一块看似普通的面料增添不少亮色。在花型设计上,最蓝针织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跟随市场潮流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新产品,努力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潜心开发新花型和纺纱工艺,致力于打造“最美面料”。凭借着这一亮点,在参加由网上轻纺城举办的“走进马骑顿”及“走进博洋”供应链对接会时,最蓝针织的产品受到设计师及品牌商的认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此之外,功能性面料的开发亦是最蓝针织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总而言之,沉下心来搞研发,扎扎实实做产品是最蓝针织不变的初心。
说起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最蓝针织的负责人认为受冲击最大的部分在于产品销量。出于疫情防控的目的,最蓝针织暂时停止了外贸业务。为了应对这个危机,最蓝针织在东升路市场新开了两家不同门市,一家销售绒类面料,另一家则根据客户需求订制高端棉类面料,打开不同的市场通路。同时在后疫情时代,最蓝针织希望借助全球针织网的平台,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对接引流更多客源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通力合作,共谋发展,是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和最蓝针织共同的夙愿。
来源:全球纺织网
#??#
针织展得到消息各大航运公司将在下个月中国春节期间取消亚洲至欧洲和地中海的多个航次。此消息一出,对去年以来陷入困境的货主来说又是一记重击,因为有些货主已经为春节期间舱位付了高昂的运费确保发货,结果班轮却取消了。
到底这个事件,对针织行业有何影响呢?
船公司趁机涨价,价格远超出市场水平,而且缺箱爆仓,提箱还要额外花钱买,与此同时,船期晚开现象严重,导致预提落箱场地紧张,又涨价 ,发货人成本猛涨,对公司来说,影响很大。
柯桥某外贸公司负责业务的王经理表示,此次事件对公司影响不大,主要是公司提前预计好了疫情影响,因此早早得和客户联系好发货事宜,在昨天已经全部装柜了。接下来的单子,就要等年后再接了。
#??#
2M联盟的马士基(Maersk)和地中海航运公司(MSC)计划在今年第5至7周内取消3艘从亚洲到北欧的班轮,其中一艘船保留现有订舱但推迟到第八周起航。海洋联盟的成员CMA CGM也将在同期取消三个航次。
MSC表示,“由于春节期间需求放缓”以及“整个供应链面临严峻的拥堵”,取消班轮的措施是必要的。马士基告知其客户,为了应对当前“严重的港口拥堵和设备限制”,取消春节期间班轮的措施有助于“提高船期可靠性”,让一切重回正轨
一位船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他认为2M这么做更多是为了缓解过热的供应链,缓解北欧设备和港口拥堵的压力。“从自己公司船舶运营角度来看,春节期间舱位已全部预定。” “此外,最近有太多货物被延误,所以取消春节期间的班轮不可能是因为需求降低了,所以猜测,2M此举想通过削减航次来恢复正常的班轮时间表。”
事实上,eeSea的创始人Simon Sundboell表示,这条航线目前的准班率极为不可靠,堪称这些年来最糟糕的状况。他补充说:“春节期间减航是必要的,不是为了降低运力,而是为了让整条通路恢复畅通。”
在船公司们宣布取消春节期间班轮的通知发布之前,亚洲至北欧航线的托运人本来已经看到了运力增加、设备增加、拥堵危机终于开始好转的初步迹象。
针织展提醒广大针织人,疫情反复,要提前规划好订单货运,以免造成损失。
来源:海运网
“行业判研、自上而下”,是许多基金经理百试不爽的投资框架,“走出低谷,周期反转”,则是众多卖方分析师挂在嘴边的选股逻辑。针织博览会认为这十六个字的结合,描述的正是当前处于“顺周期”中的化纤行业。
在去年7月初大行情结束后,化纤板块回调的幅度不大。在11月因双十一及国外订单回流带来的针织服装股行情中,化纤板块大涨一波。在元旦之后三天的行情中,化纤行业指数每日升幅超2%。
化纤板块的行情受到化纤股业绩的支持。如恒力石化,中报显示,营收 674 亿元,同比增长 59%,净利55 亿元,同比增长 38%;三季报显示,营收1033 亿元,同比增长 35.38%;净利 98.96 亿元,同比大增 45.16%。随着公司 150 万吨乙烯项目、PTA-5 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三季度单季度营收359.76 亿元,净利 43.79 亿元,同比增长56.6%,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大超预期。又如恒逸石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3亿元,同比跌1.4%;净利30.6亿元,同比增38.1%;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7.9亿元,同比增33.5%。2020年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11.5亿元,环比增长0.6亿元。
自去年7月13日到1月4日,股价上升的13只,前三的是恒力石化、华峰化学、东方盛虹升幅达105%、97%、88%。
#??#
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化纤行业的生产也受一定的影响。但去年9月以来,化纤行业开始暖风频吹。在国外订单回流、国内双“十一”网购节等多重利好支撑下,针织服装需求强劲,从而推动上游化纤价格大涨。中长期来看,化纤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在本轮针织服装需求暴增的驱动下,化纤行业有望加速进入景气上行周期。
未来 5 年,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纤维等领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化学纤维市场有望保持 2.9%的CAGR,在 2023 年达到 5781.1 万吨。
化纤行业的上一个周期是从2016年开始,在2018年夏秋达到高点后崩塌走下行周期,并在2020年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自2020年十月以来,过往两年多持续低迷并叠加疫情打击的化纤行业又开始重启景气上行的周期。根据万得统计,中国盛泽化纤价格指数于上周继续上升到100.65,该指数此前持续下降在2020年7月11日当周达到低点95.63之后开始震荡上行。此外,上周粘胶短纤价差扩大700元/吨,涤纶长丝单吨盈利提升80-130元/吨,氨纶产品价差扩大560元/吨。除了观察化纤产品的价格之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化纤行业或已打开上行周期:
1)国内化纤行业快速去库存,为价格上行打下基础:20H1疫情初期海内外全面封锁严重打击了服装零售,导致化纤制造也快速累库;2020H2疫情后期在“冷冬概念”、“印度、东南亚订单转移”及双十一、双十二等利好推动下,针织服装行业快速复苏,11月我国针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1%,产业链未及时反应导致化纤业迅速去库存,在2020Q4处于较低的位置。
从库存周期来看,当前行业正处于第三象限,即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的复苏阶段逐渐过渡。
2)未来成本支撑带动化纤价格抬升:化纤的上游是原油,从供应角度看,OPEC方面2020年4月13日达成三阶段减产协议,分别970/770/550万桶/日,2020/6/8将970万桶的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2021年1月起每月按实际情况调整放松减产,但调整幅度不超过50万桶/日,此举有利于油价的缓慢复苏,为未来增量空间打出上限。从库存角度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在2020年7月以来开始出现明显去库存趋势,当前库存水平已接近历史5年均值,未来随着“社交经济”的逐步恢复,库存有望进一步消化。因此,原油方面未来供应克制,经济活动正常化趋势都将带动库存消化,具备走强特征。成本端将支撑化纤原材料价格上行,未来成本端塌陷概率较小。
#??#
3)海外需求修复拉动出口:疫情持续影响下海外20H2 服装行业零售复苏进程相对其他“宅经济”行业较为缓慢,美欧日2020年10 月服装社零额当月同比-10%、-13%、-10%,同期国内已恢复正增长。而美国批发商服装及面料库存同比也处于历史低位,2021年需求端持续复苏预期下,海外存在补库需求,有望拉动国内纺服出口。
综上所述,在未来疫情好转带动终端需求回暖,产业格局向好以及补库存预期的背景下,化纤行业有望迎来一轮景气周期。根据针织博览会估计,一般化纤行业的上行周期为3年左右,下行周期约2-3年。相关上市公司有望随化纤品价格上涨而迎来业绩拐点。
来源:珠江财讯、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