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展得到消息各大航运公司将在下个月中国春节期间取消亚洲至欧洲和地中海的多个航次。此消息一出,对去年以来陷入困境的货主来说又是一记重击,因为有些货主已经为春节期间舱位付了高昂的运费确保发货,结果班轮却取消了。
到底这个事件,对针织行业有何影响呢?
船公司趁机涨价,价格远超出市场水平,而且缺箱爆仓,提箱还要额外花钱买,与此同时,船期晚开现象严重,导致预提落箱场地紧张,又涨价 ,发货人成本猛涨,对公司来说,影响很大。
柯桥某外贸公司负责业务的王经理表示,此次事件对公司影响不大,主要是公司提前预计好了疫情影响,因此早早得和客户联系好发货事宜,在昨天已经全部装柜了。接下来的单子,就要等年后再接了。
#??#
2M联盟的马士基(Maersk)和地中海航运公司(MSC)计划在今年第5至7周内取消3艘从亚洲到北欧的班轮,其中一艘船保留现有订舱但推迟到第八周起航。海洋联盟的成员CMA CGM也将在同期取消三个航次。
MSC表示,“由于春节期间需求放缓”以及“整个供应链面临严峻的拥堵”,取消班轮的措施是必要的。马士基告知其客户,为了应对当前“严重的港口拥堵和设备限制”,取消春节期间班轮的措施有助于“提高船期可靠性”,让一切重回正轨
一位船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他认为2M这么做更多是为了缓解过热的供应链,缓解北欧设备和港口拥堵的压力。“从自己公司船舶运营角度来看,春节期间舱位已全部预定。” “此外,最近有太多货物被延误,所以取消春节期间的班轮不可能是因为需求降低了,所以猜测,2M此举想通过削减航次来恢复正常的班轮时间表。”
事实上,eeSea的创始人Simon Sundboell表示,这条航线目前的准班率极为不可靠,堪称这些年来最糟糕的状况。他补充说:“春节期间减航是必要的,不是为了降低运力,而是为了让整条通路恢复畅通。”
在船公司们宣布取消春节期间班轮的通知发布之前,亚洲至北欧航线的托运人本来已经看到了运力增加、设备增加、拥堵危机终于开始好转的初步迹象。
针织展提醒广大针织人,疫情反复,要提前规划好订单货运,以免造成损失。
来源:海运网
PH Value针织展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至去年年底,全国共出口口罩2242亿只,价值3400亿元,包括医用口罩650亿只,出口了防护服23.1亿件,包括医用防护服7.73亿件。
2021年1月6日-11日中国产业用针织品行业协会面向口罩、防护服、原辅料等重点防疫物资相关企业开展了《关于防疫针织品行业优化发展相关建议》的问卷调研。截止2021年1月11日,共收到有效问卷176份,具体分析如下。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方面:调研企业共来自于22个省区市,图1所示,排名前五位的分布是:江苏43家(24%)、广东26家(14%)、浙江17家(9%)、山东16家(9%)、福建10家(5%),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与全国防疫针织品企业的国内分布情况基本吻合,样本数据有一定代表性。
调研样本企业遍及综合性防疫针织品、口罩制品、防护服制品、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其他原辅料、科研机构等8类企业。口罩和防护服制品生产企业累计占47%,其中疫情前正常运营的口罩、防护服的相关企业占41%。统计企业中79%是2016年及以前成立的企业。
#??#
(1)企业类型
企业类型方面,样本企业涉及防疫针织品全产业链。图2所示,其中30%的企业为综合性企业,该类企业通常同时生产口罩/防护服和非织造布等产品,11%的企业单独生产口罩,5%的企业单独生产防护服,三者合计有83家(47%)。纺粘、水刺等非织造布企业占15%,熔喷非织造布企业占11%,透气膜、非织造布设备及部件、口罩机及贴条机、口罩带、鼻夹等原辅料和设备企业占20%,高校科研单位占3%,贸易流通企业占2%。口罩、防护服的相关企业中其中疫情前正常运营的既有企业占42%,其余(累计52%)为疫情后原料、服装、家纺、卫生用品、食品等防疫针织品相关的转产企业。
(2)企业成立时间
企业成立时间方面,问卷企业中有14家(8%)是2020年新成立的企业,有19家是2017年-2019年成立的企业,绝大部分为2016年及以前成立的既有企业,如图3所示。从数据上看,参与问卷调研的2020年新成立企业偏少。
(二) 生产经营状况及预期
样本企业中2020年生产经营情况普遍较好,且对2021年有乐观预期,多数企业在未来3年将保持产能稳定。图4所示,其中2020年64%的企业在口罩、防护服板块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37%)或者很好(27%),有53%的企业预计2021年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39 %)或者很好(14%),图5所示。2021年的生产经营预期相较于2020年有所下滑。投资计划方面,有53%的企业在2021-2023年选择保持产能稳定,有20%的企业拟加大防疫针织品领域的投资,仅有9%的企业会逐渐退出。
(三) 产能和布局
产能和布局方面,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防疫针织品相关产能过剩,部分企业认为高端产品产能不足,认为产业链布局合理或非常合理的较少。总体来看认为防疫针织品相关产能存在过剩情况,纺粘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等原料产能过剩程度要高于口罩、防护服制品。
有60%的企业认为口罩、防护服制品产能过剩,29%的企业认为产能虽然过剩但高端产品产能不足,认为产能不足的仅占1%。64%的企业认为熔喷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等原料产能过剩,28%的认为高等级熔喷非织造布产品产能不足。对于口罩、防护服的产业链布局情况,仅有18%的企业认为口罩、防护服产业链布局合理(13%)或布局非常合理(5%)。
#??#
(四) 发展诉求
短期来看,企业的诉求主要集中于市场监督、应急储备、技术升级等方面。长期来看,除市场监督和技术升级外,企业对于培育增量市场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对于应急储备的需求相对有所弱化,这点与短期诉求有着明显不同。
行业短期健康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方面,图6所示,在完善市场监管监督、建立健全防疫针织品应急储备、提高行业技术竞争力加大行业技术攻关、培育本土品牌、培育市场并消化过剩产能、完善产业链区域布局这6个问题中,排名前3位的问题是:55%的企业建议完善市场监管监督,53%的企业建议建立健全防疫针织品应急储备,51%的企业建议提高行业科技竞争力,加大行业技术攻关。
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最有效的建议措施方面,图7所示,在政策引导并培育增量市场、引导鼓励行业技术升级、建立防疫针织品应急储备、优化防疫针织品生产布局、加强防疫针织品市场监督、规范存量市场这5个措施中,排名前3位的是:60%的企业建议培育增量市场、44%的企业建议规范存量市场,44%的建议鼓励行业技术升级。
其他建议方面,问卷企业对于引导行业绿色发展、加大人才培育、加强价格引导、增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
结论
综合以上问卷调研结果,口罩、防护服等防疫针织品行业在经历了行业巨变后,大部分企业2020年生产经营情况较好,对2021年的预期也并不悲观,但产能过剩、产业链布局不合理等情况是现实存在的,对于未来的发展产业链各类企业也有着不同诉求。本次调研有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 产能和布局方面,防疫针织品相关产能存在过剩情况,国内防疫针织品的布局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产业链多集中于华南、华东、京津等经济发达区域,欠发达省份偏少,产品类型方面,华南和华东区域综合性企业和制品生产企业产能和布局较为集中、华北、华中原辅料较为集中,东北、西北、西南等省份因相关企业数量较少,布局不合理现象可能更为明显。
2. 生产经营方面,2020年综合性企业普遍生产经营情况较好,这类企业多成立于2016年及以前;新成立的熔喷非织造布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理想比例较大。非织造布、辅料、设备等防疫针织品关联企业、非制造业企业等转产口罩、防护服制品相较于其他企业普遍生产经营状况不理想,各类企业2020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影响了其2021年生产经营预期.
3. 投资意愿方面,产业链企业中2020年生产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倾向于加大投资的比例较高,而生产经营不理想的企业大多数选择缩减产量、储存产能,甚至逐渐退出。
4. 企业诉求方面,企业诉求主要集中于市场监管、增量市场培育、应急储备、科技提升等方面。相关诉求中,短期产业链各企业都普遍认同需要加强市场监管监督、建立应急储备和提高行业竞争力。远期产业链企业普遍认为需要加强市场监督、引导技术升级和培育增量市场,口罩、防护服制品企业对于建立各地防疫针织品应急储备、优化防疫针织品产业布局相较于其他企业更加关注。
综上,当前口罩、防护服等防疫针织品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所带来的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加以关注,PH Value针织展建议未来需采取多种措施来优化防疫用针织品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产能结构,适当开拓和培育增量市场,提高行业整体技术竞争力。这对于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产业用针织品行业协会
#??#
绍兴柯桥最蓝针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最蓝针织”)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舒绒、羊毛拉架、莱卡汗布等婴童面料的工贸一体化企业,多年来秉持着求精务实的创业态度,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之心,在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最蓝针织的产品亮点在于独特的印花染色工艺和别出心裁的花型设计。
#??#
印染工艺显高招
“我们的羊毛拉架采用的拔印印花工艺算是目前市场上很先进的,花型也都是自己设计的。”最蓝针织的负责人如是说。拔印印花是指在已经经过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含有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浆料,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的印花工艺。区别于传统的涂料印花,经过拔印印花的面料手感顺滑,和直接染色处理的布匹并无二致,符合婴童类服装和家居服对于亲肤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另一款彩纱舒绒则因其具有色彩靓丽、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等特点在婴童面料领域独树一帜。彩纱舒绒采用的棉花染色工艺通过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将漂白和增白两道工序相融合,后期无需再进行二次染色,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现代针织业倡导的绿色发展方式相契合。
花型设计展魅力
众所周知,出众的外观设计能为一块看似普通的面料增添不少亮色。在花型设计上,最蓝针织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跟随市场潮流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新产品,努力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潜心开发新花型和纺纱工艺,致力于打造“最美面料”。凭借着这一亮点,在参加由网上轻纺城举办的“走进马骑顿”及“走进博洋”供应链对接会时,最蓝针织的产品受到设计师及品牌商的认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除此之外,功能性面料的开发亦是最蓝针织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总而言之,沉下心来搞研发,扎扎实实做产品是最蓝针织不变的初心。
说起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最蓝针织的负责人认为受冲击最大的部分在于产品销量。出于疫情防控的目的,最蓝针织暂时停止了外贸业务。为了应对这个危机,最蓝针织在东升路市场新开了两家不同门市,一家销售绒类面料,另一家则根据客户需求订制高端棉类面料,打开不同的市场通路。同时在后疫情时代,最蓝针织希望借助全球针织网的平台,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对接引流更多客源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通力合作,共谋发展,是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和最蓝针织共同的夙愿。
来源:全球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