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展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沿海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成衣制造业首当其冲。广东汕头的谷饶镇素有“内衣之乡”之称,作为中国最大的内衣生产基地,占据了全国文胸总产量的60%以上,产品远销海内外。
2014年的数据显示,该镇文胸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12%。但这么有实力、有影响的一个地方,拥有3000多家内衣企业。如今,谷饶镇的内衣企业面临怎样的问题?转型过程中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乘风而起,内衣之乡名闻天下
八十年代,香港人工费飞涨,纺织业等低端产业纷纷转移升级。不知道是造福家乡还是盯上了大陆庞大数量的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华侨回乡办厂。回乡的华侨投资了一家纺织企业,生产针织内衣。乘着经济特区的东风,汕头人做的内衣越过大洋,飞到了欧美的街头小巷。很快,周边几个乡镇也陆续开起了内衣厂。当时逼仄的汕头小镇上,到处都是“XX内衣加工厂”。
#??#
到90年代,汕头内衣厂已经随处可见。在这个宗族同乡氛围浓厚的地区,一家家内衣厂随着庞大的亲戚链条扩散出去,大的几千号员工,小的只有自己干,“哒哒哒哒”的机器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从早响到晚。搭几个厂棚,架几台机器,就是一家工厂。只要从香港飞来的订单不断,汕头的机器就不会停歇。靠着给外国人加工内衣,几年光景,汕头人家家都是三五层的楼房,私家车不知凡几。汕头小渔村的棚屋,很快变成了洋房、别墅、办公楼,和成千上万家内衣厂。谷饶镇这个内衣之乡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经过30几年的沉淀,如今以其为中心地带,形成了一条极其完善的区域性产业链,从捻线、针织、绣花、染整、加工成品、附件到辅料等环节均配套成龙。
有人这样描述,“拿着棉花,就能在谷饶做出一件内衣。”据不完全统计,谷饶镇内共有针织内衣生产经营场所近三千余家,年产量能达文胸3亿件、家居服饰系列约为2.5亿件、内裤超1.8亿件。其生产的产品不仅走入全国各省市,还远销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当地的企业不惜砸重金请来国内外高级服装设计师、会计师、职业经理人、电商人才等。
汕头崛起的内衣品牌包括有曼妮芬(Maniform),率先推出修身保暖系列,首创女性保暖新概念,使美体与保暖功能完美结合。在北京、上海、深圳、巴黎设有设计中心,拥有设计师逾百人。品牌获得具有行业优势的66项专利,其中含14项发明专利。奥丝蓝黛(Ouslandai)这是一个生产内衣的专业品牌,主要针对各种中高端领域。自主研发羽棉内衣,采用高配质感棉。生产的过程中,增加了精致梳理的程序,做法是梳去较粗的纤维,并剔除多余的杂质,制造出平滑细腻的棉质。芬腾(FENTENG)是中国十大家居服品牌之一,也是广东省著名商标。芬腾品牌纵横居家服饰舞台二十载,创造了无数行业第一。产品涉及传统睡衣、时尚睡衣、时尚家居服、休闲家居服、浴用家居服及单件花裤等,全面覆盖每个细分家居场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消费市场开始发力,不少企业由纯外销,转为内销与外销结合的发展方式。不少潮汕内衣品牌都是在九十年代初所孵化出来的。汕头内衣上游产业的崛起,不仅满足了潮汕内衣自身的需求,还完善了内衣的产业链,使汕头内衣享有全国独有的成本和便利优势。
#??#
内忧外困,内衣之乡遭遇困境
30多年的开疆拓土,谷饶内衣名闻天下。然而,近年来,汇率波动,招工难,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走高,外部经济形势下行,资金周转困难,出口型生产企业面临的这些共性问题,让一直以接海外订单为主的谷饶内衣产业,遭遇严重的发展瓶颈。
“没法做了,市场竞争太大,没有多少利润空间,虽然产品卖出去还可以赚一点点钱,但是回头一看,大部分货都积压在厂里,就不敢做了。”据当地一家内衣厂老板介绍。利润空间缩小,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恶性竞争导致的产品价格过低,这双重挤压之下,利润所剩无几。
人工成本的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难题,谷饶也不例外。在这里,一线员工工资从每月不足2000元增长到目前至少3500元。
恶性竞争则给了厂家致命一击。部分厂家并不研发新产品,而是看到市场上某款内衣热销后,就跟风生产,“偷你的版,偷了马上就去做,他们做出来,我们的市场就没法做了。”虽然也有内衣厂引进自动生产线等设备,从传统内衣转型为无缝内衣、无痕内衣生产。但谷饶镇内更多的内衣厂,转型仅仅停留在从单一的内销或接外单转为二者皆涉足;或是从接低端外单升级为接高端外单。
#??#
成衣遇冷,内衣市场面临新机遇
受疫情影响,去年成衣市场一片惨淡,但也有不少内衣人从容视之,不少企业仍能在疫情期间收获一份出乎意料的业绩。“尽管今年受海内外疫情影响,服装市场都很严峻,但是公司的海外订单还是逆势增长,尤其是去年3月份海外开始居家隔离后,外国订单环比大涨335%。”某内衣人表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B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去年8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国内成衣市场蒸发4000亿元,市场规模大幅缩小15%,但内衣销量却大幅暴涨。以去年6月份数据为例,在女内衣下的4个细分类目(文胸内衣套装、内裤、塑身衣和性感内衣)中,塑身内衣的增幅同比大增664%,性感内衣累计订单数同比增加474%。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私密衣物,内衣外贸的个性化特征较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偏好也大不相同,这更适合线上平台的销售。与传统线下外贸相比,电商客户的采购需求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一般首单的采购量不大,但翻单率很高。对内衣而言,不同国家的地域差异也更为明显。比如,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迪拜地区采购的文胸不仅要求高端,而且尺寸比国内普通款直接跳涨两个码,美国的消费者则更喜欢有机棉材质,东亚地区热衷的石墨烯、竹炭纤维等概念性文胸打动不了他们。针对这些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电商平台可以推出RTS(Ready to ship)模式,以快速适应海外市场变化,即商家做成接近成品的商品后,按照订单客户需求,打上他们需要的标志或者使用客户要求的包装,实现半定制化生产,这既照顾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也加快了商品的周转时间。
现如今,谷饶也从当初的贴牌加工走上了自主品牌的道路,新机遇下,内衣之乡能否焕发新的生机?内衣展的小编拭目以待。
来源:内衣超人
#??#
内衣展了解到,电商、直播等新渠道的先后崛起,为内衣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来,Ubras等内衣新品牌迅速崛起,在内衣消费市场形成了新老品牌混战局面。
节日促销已成为电商平台推高销售额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品牌之间较量的重要战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年来的技术革新和概念创新,内衣赛道进入新时代,无尺码、无钢圈……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元素、新概念成为内衣品牌的卖点,新老品牌之间的battle也愈演愈烈,在今年的618大促预售中,内衣品牌表现如何?
新老品牌同台竞技,谁能脱颖而出?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在今年618大促预售的前十榜单中,新消费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Ubras、内外的销量、销售额遥遥领先,有意思的是,两品牌的爆款商品中,70%均有“无尺码”“无钢圈”标签,余下3款爆品则含有类似“大胸”的针对性很强的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内衣市场起步较晚,以上世纪70年代安莉芳推出的第一件立体胸围为界,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内衣行业进入了萌芽阶段。至千禧年后,内衣市场逐渐繁荣,爱慕、曼妮芬等一系列中高端品牌孕育而生,黛安芬、华歌尔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内衣消费进入初步繁荣阶段,中国女性的消费和审美也逐渐提高。
#??#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从2017到2021年的5个滚动年内,女性内衣行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4%,2021MAT滚动年(2020·05-2021·04)文胸类目销售额为204亿元,销量为2.15亿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拥有如此庞大且稳定增长的消费市场,但内衣市场的集中度仍处于较低状态。 此外,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2021MAT内衣市场top5品牌名单变化迭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Ubras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2020年,Ubras与薇娅签订了年框合约,顶着“无尺码内衣”开创者的头衔,开始进入女性内衣top5品牌榜单,并于当年5月登顶线上内衣销售额top1,此后一直蝉联销售额榜首。其他新内衣消费品牌也是一路走高。
新消费品牌崛起之后,依靠新概念、新技术获得了资本圈青睐。根据烯牛数据,2020年,共5个内衣品牌获得了百万到数亿元不等的融资金额,它们分别为素肌良品、焦内、Ubras、里性以及内外。
凭借“洞察消费需求+全渠道营销”,新品牌快速腾飞
新消费品牌是如何快速成为内衣界宠儿的?简单来说,可以归于两点。
1.差异化产品打造,形成错位优势竞争。近几年,随着更加“自我”的年轻一代进入并开始主导消费市场,年轻化、多元化成为内衣市场一大趋势。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开始进入新时期,女性消费者对内衣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聚拢”与“性感”,她们开始更加关注的是舒适与自我感受。“无钢圈”“无尺码”标签正是契合了这一需求。 而此时,老品牌固守着发明专利与传统审美,而新品牌敏锐地识别到了消费心理变化,并基于这些需求打造了差异化的产品及场景的强连接。比如:Ubras的“无尺码内衣”消除了尺码选择困难;奶糖派的“专注大杯文胸”专为中国大杯女性服务,解决“大胸焦虑”。
2.营销组合拳,抢占消费者心智。以Ubras为例,魔镜市场情报综合分析发现,女性内衣中声量最高的品牌是Ubras,其关键词标签有:直播间、无尺码、舒服、孟佳、欧阳娜娜等。可推测出,Ubras采取的是“直播+内容种草+明星代言”多管齐下模式。这也是很多网生品牌的惯用打法。
#??#
老品牌未“躺平”,谁能笑到最后?仍是未知数
新品牌增长迅猛,并不意味着老品牌已经乏力。在新品牌以差异化产品独树一帜的同时,以安莉芳、爱慕、都市丽人、曼妮芬为代表的“老品牌”并未墨守成规,纷纷在新技术、新品类、新渠道方面开始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1日,爱慕在A股上市,成为继都市丽人、汇洁股份和安莉芳控股之后,第四家中国内衣品牌上市公司。 而老牌内衣企业安莉芳依然在内衣的功能性、舒适性方面持续创新。根据魔镜市场情报近三个月内衣线上销售数据,老品牌在top10品牌中所占比重高达70%。一方面,老品牌在线上平台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另一方面,老品牌在线下门店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内衣不同于其他品类,线下消费是内衣销售的最主要渠道。最重要的是,老品牌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安莉芳手握60多项产品发明专利,爱慕等同样在产品端拥有不可模仿和替代的技术。
总而言之,新品牌的崛起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在资本与营销的双重赋能下,他们在“微笑曲线”的一端——市场端占据了上风,未来,他们是否会在供应链另一端——技术、研发端进行深耕,从产品到销售打造更贴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尚未可知。
与新品牌完全不同的是,安莉芳、爱慕等传统品牌在“微笑曲线”的另一端——产品发明、绿色生产等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在市场营销端,他们经过漫长时间的粉丝发酵,与线下消费者之间的高粘度互动,获得了稳定的顾客基础。在看到新品牌的发力后,他们纷纷在线上领域做出改变,力图让老品牌绽放出新光彩,他们是否能引领新一代内衣风潮,要看他们能否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芳心?
在未来的内衣市场,谁能笑到最后,内衣展的小编认为仍是未知数。
来源:国际内衣网站
#??#
众所周知,内衣的发展由来已久。据内衣展的了解,从16世纪的“束衣”文胸到1941年“胸罩”问世;从20世纪中期文胸被逐渐广泛接受,到维密大秀上内衣文化的视觉盛宴……纵观国内女性内衣市场发展历程,至上个世纪70 年代起,经历了几轮迭代发展。
核心动因是消费者诉求的多元化,从最开始的简单、实用为主的功能型保守消费观,向追求时尚、气质、性感、健康、自然等方面的情感型消费观转变,由此推动了女性内衣行业产品丰富化、品牌规模化的演变过程。
再看内衣行业的近态:“传统”与“性感”标签被一一撕下,取而代之的是标满“舒适、健康”的新颖挂牌,再加上互联网新渠道的先后崛起,历经多年的传统内衣企业也被“逼着”投入转型。毫无疑问,新内衣品牌们的强势崛起,推动着内衣消费市场形成了新老品牌混战局面。然而新事物的流行往往不是突然发生,而是慢慢演变而来的。新内衣品牌们主打的“舒适风潮”就是这样的。
01女性意识觉醒 “身材焦虑”卖不动了
#??#
近年来,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就业情况的显著改善,女性的自我意识快速觉醒。“为自己花钱”、“生活仪式感”、“悦己”等理念带动了一系列消费需求的转变,“她”经济成为资本重磅加码的热门赛道。更多女性不再以“悦他”作为审美标准,女性内衣正在逐渐撕掉“性感”这一单一标签。无性别主义、中性风的流行,让女孩子们越来越习惯把舒适自然款加进购物车。这种风潮让以维密为代表的性感紧身内衣显得实在落伍,分分钟被消费者白眼。可见女性的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每一次展现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热爱,而不是配合别人的期待。
如今,性感对于女性,具有更多元的含义,各种身材都理应被尊重。打开蕉内、内外、Ubras这几家店铺的天猫旗舰店,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无尺码、无钢圈内衣”和前几年很火的“无痕内衣”极为相似。只不过,在彼时的内衣市场,以都市丽人为代表的品牌宣扬的都是“性感、聚拢、塑形”。
无痕内衣虽然因为舒适度较高获得了一部分人的青睐,但更多女性因为担心“下垂”的问题,依旧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有钢圈内衣。当下性感到舒适的需求变化,反而驱动着产品研发与设计的升级,背后则指向观念的转变:从单一的审美模式,向多元包容的价值转变。众多内衣品牌也通过持续不断的尝试,向消费者传递这个信息,即并非只有年轻的、丰满的、具有更大性魅力的才是美的,不同年龄、肤色、身材、风格的人群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02消费角色年轻化 对“自我束缚”毫不买账
在第一批90后已经脱发油腻之后,95后为代表的Z世代开始崛起,不同于当初大众对90后的群嘲和贬低,95后是以最富个性、最具多元文化的标签登上舞台的。 z世代年轻人们对于内衣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相较“费力达成的性感”,他们更崇尚“毫无束缚的自由”。这就给了“无钢圈内衣”崛起的可能。
当大半市场都开始追求无钢圈内衣的时候,属于新品牌们的商机也就来了。因此,维密宣扬的“性感风”并不是在这两年突然就不流行了,而是整个女性内衣市场的审美逐渐多元化了。早在2019年,内衣消费需求量已达到167.7亿件,加上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形成,更引领了当下内衣市场个性化、新颖化的革命浪潮。年轻内衣品牌是市场细分下的大势所趋,年轻女性开始追求品牌及个性化。相对于竞争激烈的熟女系列内衣品牌,年轻内衣将在未来开辟一片蓝海。
#??#
03网络红利来袭 线上流量巨大
传统内衣品牌多在线下布店,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对它们影响很大。以都市丽人、曼妮芬为代表的传统内衣店,多是走线下加盟的形式,它们曾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半的线下内衣市场。在网购还不够发达的时代,这些店铺在线下市场可以说“如鱼得水”。但随着电商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流量转移到了线上。尽管线上店铺难以获得线下店铺的体验优势,但新品牌们已经学会了用其他营销手段避开这一痛点。
蕉内、内外以及Ubras主打的都是无钢圈的内衣,它们要么就是将过去相对复杂的内衣尺码转换成了“S、M、L”这些更简单的尺码标准。要么就是像Ubras这样直接打出“无尺码”的理念,让消费者完全不用操心“尺码挑选”的问题。当新品牌们“化繁为简”,并且营销给力的时候,舒适度不高、挑选过程繁琐的传统品牌们,再想提升关注度,就显得有些吃力了。最后,和其他在2020年走红的新品牌一样,新内衣品牌同样赶上了“直播+种草”的风口。
原本女性内衣算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全网大面积营销放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性感”不再是女性选择内衣的唯一标准。主打“舒适”的无钢圈内衣们,不管是背心式还是吊带式,都与可外穿的运动内衣无异,这就给了这些品牌走到“台前”的机会。从欧阳娜娜代言Ubras的广告图也能看出来,品牌方宣称的“内衣外穿,不惧目光”并非空穴来风。当内衣不再“敏感”,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在具体的传播效果上,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表现得很好。例如内外尽管有了杜鹃、王菲这样声量较大的代言人,可销量提升却并不明显。而选择用欧阳娜娜这类年轻小花的Ubras却一举拿下了今年天猫双十一内衣品类的冠军。
总而言之,新内衣品牌的崛起看似突然,实则与审美风尚的变化、传统品牌发展受限、直播电商的助推都脱不开关系。它们的走红,内衣展的小编认为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好时机。
来源:内衣超人
#??#